[發明專利]底盤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32704.1 | 申請日: | 2015-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59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Y.李;T.G.特里;J.皮尼斯基;F.M.加茲 | 申請(專利權)人: | 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4/00 | 分類號: | B62D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賀紫秋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盤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安裝連結件或安裝組件,且更具體涉及將車輛車身部分和車輛底盤部分連接的安裝連結件或安裝組件。
背景技術
一些車輛具有車身在上或車身在底盤上的架構。在這些架構中,車身安裝到支撐著驅動系統的剛性框架或底盤。
發明內容
提供一種安裝組件。安裝組件配置為通過螺栓將車輛車身連結到車輛底盤。安裝組件包括外管和內套筒。
外管限定套筒通道,且配置為固定到或固定附接到車輛底盤和車輛車身中之一。內套筒設置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且限定配置為接收螺栓的螺栓孔。外管、內套筒、螺栓協作以將車輛車身連結到車輛底盤。開始槽道限定在外管中,從而套筒通道是不完整的圓柱形殼體。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通過螺栓將車輛車身連結到車輛底盤的安裝組件,該安裝組件包括:外管,限定套筒通道,其中外管配置為固定到車輛底盤和車輛車身中之一;內套筒,設置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其中內套筒限定配置為接收螺栓的螺栓孔,從而外管、內套筒和螺栓協作以將車輛車身連結到車輛底盤:和開始槽道,限定在外管中,從而套筒通道是不完整的圓柱形殼體。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內套筒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形成干涉配合。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開始槽道基本上與內套筒同軸。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外管焊接到車輛底盤和車輛車身中之一。
所述的安裝組件進一步包括:第一環形凸片,形成在內套筒和外管中之一上。
所述的安裝組件進一步包括:第二環形凸片,形成在內套筒和外管中之一上且與第一環形凸片相反。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開始槽道配置為響應于在車輛車身和車輛底盤之間施加的臨界差動載荷而打開且允許內套筒從外管分離。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外管與車輛底盤整體地形成為一個部件。
在所述的安裝組件中,第一環形凸片形成在外管上:和第二環形凸片形成在外管上且與第一環形凸片相反,其中開始槽道基本上與內套筒同軸。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包括:車輛車身:車輛底盤:螺栓:安裝組件,具有:外管,限定套筒通道,其中外管固定到車輛底盤和車輛車身中之一:內套筒,設置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其中內套筒限定配置為接收螺栓的螺栓孔,從而外管、內套筒和螺栓協作以將車輛車身連結到車輛底盤:和開始槽道,限定在外管中,從而套筒通道是不完整的圓柱形殼體,其中開始槽道配置為響應于在車輛車身和車輛底盤之間施加的臨界差動載荷而打開且允許內套筒從外管分離。
本發明提供一種安裝連結件,配置為與螺栓協作,包括:外管,限定套筒通道:內套筒,限定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配置為接收螺栓,其中內套筒設置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和開始槽道,限定在外管中。
在所述的安裝連結件中,開始槽道基本上與內套筒同軸。
所述的安裝連結件進一步包括:第一環形凸片,形成在內套筒和外管中之一上。
在所述的安裝連結件中,內套筒在外管的套筒通道中形成干涉配合。
在所述的安裝連結件中,開始槽道是形成在外管的一個端部中的第一開始槽道,且進一步包括:第二開始槽道,形成在外管的與第一開始槽道相反的端部。
在所述的安裝連結件中,開始槽道以與內套筒的軸線成角度地取向。
從用于執行所公開結構、方法或二者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他實施例的下列詳細描述可以理解本發明主體的上方特征和優點和其他特征和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經由多個安裝連結件連結或附接到車輛底盤部分的車輛車身的一部分示意性等軸視圖:
圖2A是圖1的一個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詳細平面圖:
圖2B是從圖2A的安裝連結件的中間平面截取的圖2A所示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3是圖2A和2B所示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但是其以不同方法制造:
圖4是用于附接車身和底盤部分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
圖5是用于附接車身和底盤部分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
圖6是用于附接車身和底盤部分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
圖7是經由安裝連結件連結或附接到車輛底盤部分的車輛車身的一部分示意性等軸視圖:
圖8是具有成角度的開始槽道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和
圖9是具有離開的、或成雙的開始槽道的安裝連結件的示意性等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327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