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24880.0 | 申請日: | 2015-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510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慶杰;熊柳;姬娜;邱超;李曉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萬桂斌 |
| 地址: | 266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鏈 淀粉 模板 制備 水溶性 納米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的方法,屬于納米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納米銀作為一種新興的功能材料,被廣泛用于防靜電材料、催化材料、電池電極材料、低溫超導材料、導電漿材料和生物傳感材料。此外,納米銀粒子具有很強的廣譜殺菌能力、良好的生物兼容性、難以產生耐藥性等優點,在醫藥衛生等領域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納米銀的制備受到廣泛關注,文獻報道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有:化學還原法、生物還原法、微乳液法、γ射線輻射法、磁控濺射法、光還原法、激光消融法、電化學法、種子媒介法、化學氣相沉積法、超臨界流體法等等。其中化學還原方法操作簡單、成本較低,便于大規模化生產,是研究報道最多方法。
但現有技術中以生物酶解的短直鏈淀粉顆粒為模板,制備出粒徑小、能迅速溶于水的納米銀的技術還未見報道,且現有技術中所公開的還原劑由于產生晶核較小,大量的銀離子在少數晶核上生長,導致直徑較大,生長不均勻,水溶液穩定性降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天然安全的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的方法,利用生物酶法制備的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的納米銀粒徑分布在2-5nm,制備粒徑小、能迅速溶于水。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一種以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的方法,步驟為:
一、原料處理:準確稱取磷酸氫二鈉和檸檬酸溶于蒸餾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制備緩沖溶液;準確稱取普魯藍酶滴入蒸餾水中,攪拌使之充分混合,將普魯藍酶預處理;稱取淀粉加入緩沖溶液中,制得淀粉乳液;
二、糊化:淀粉乳液100?℃水浴15~25?min,使淀粉完全糊化,隨后降溫至56~60℃;
三、酶解:向步驟二糊化后的膠質溶液中加入步驟一中預處理的普魯藍酶,酶解5~7h;
四、低速離心:將步驟三得到的溶液趁熱以3000?r/min的轉速離心1~4?min,以去除長直鏈淀粉;繼續加熱,使溫度升高至100?℃,保持8~12?min,使酶徹底失去活性,低速離心脫去變性的酶,制得短直鏈淀粉;
五、將制得的短直鏈淀粉的濃度稀釋至0.04~0.06%,將硝酸銀溶于超純水中,攪拌使之充分混合,而后將硝酸銀溶液加到稀釋后的短直鏈淀粉溶液中,漩渦混合器混合4~7min;
六、將硼氫化鈉溶于超純水中,攪拌使之充分混合,而后逐滴加入到步驟五所得混合液中,用漩渦混合器混合25~35s,避光放置42~55h,凍干,得到水溶性納米銀。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一中磷酸氫二鈉:檸檬酸:蒸餾水=2~4:1~3:200。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一中緩沖溶液的pH值范圍4.6~4.8。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一中的淀粉是指蠟質大米淀粉、芋頭淀粉、黃米淀粉的一種。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以天然安全的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利用生物酶形成穩定的溶液,制備的納米銀粒徑超小,約為2~5nm,分布均勻,能迅速溶于水,反應條件溫和,制備過程安全環保。設備要求低,工藝簡單,操作簡便,反應時間短,效率高,適合大規模生產;產品性能良好,制備成本低,能源消耗少,無有害廢棄物產生,符合“綠色生產,環保節能”的現代化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的納米銀的粒徑;
圖2?為沒有模板制備的納米銀;
圖3?為以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的納米銀的透射電鏡;
圖4?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的納米銀的EDS;
圖5?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的納米銀的X衍射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以短直鏈淀粉為模板制備水溶性納米銀的方法,步驟為:
配制緩沖溶液:準確稱取3.27?g磷酸氫二鈉和2.24?g檸檬酸溶于200?mL蒸餾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待用;普魯藍酶預處理:準確稱取1?mL普魯藍酶滴入50?mL蒸餾水中,攪拌使之充分混合,待用;制備淀粉乳:稱取15?g蠟質大米淀粉加入100?mL緩沖溶液中,制得10%的淀粉乳液;緩沖溶液的pH值范圍4.6~4.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248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深水鉆孔抽油設備
- 下一篇:單分散納米銅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