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氟比洛芬酯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23365.0 | 申請日: | 2015-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99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顯峰;畢建偉;郭凱;韓江升;曲華平;張麗靜;張帥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69/65 | 分類號: | C07C69/65;C07C67/343;C07C67/5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4209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洛芬酯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氟比洛芬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將2-(4-硝基-3-氟苯基)丙酸與無水碳酸鉀、1-氯乙基乙酸酯加入到溶劑中,控溫反應5h,加入乙酸乙酯和水,收集有機相,減壓濃縮得2-(4-硝基-3-氟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中間體I),
(2)將中間體I用溶劑稀釋后,加入10%濕鈀碳,通入氫氣還原,控溫攪拌16h后濾除鈀碳,減壓濃縮得2-(4-氨基-3-氟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中間體II),
(3)向反應器中加入中間體II、水和酸,降溫至0~5℃后滴加亞硝酸鈉,控溫0~10℃,將其滴加到碘化鉀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升溫至60~70℃,反應2-3h,降溫后用二氯甲烷、10%硫代硫酸鈉提取,得2-(3-氟-4-碘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中間體III),
(4)將中間體III、苯硼酸、碳酸鉀、水依次加入反應器中,加入催化劑,控溫反應7-8h,過濾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得氟比洛芬酯粗品,
(5)將氟比洛芬酯粗品用正己烷溶解稀釋均勻,倒入硅膠柱中進行柱層析,收集流分,在40~50℃下抽真空除溶殘12h,得氟比洛芬酯。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氟比洛芬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采用2-(4-硝基-3-氟苯基)丙酸與無水碳酸鉀、1-氯乙基乙酸酯的物料比例為1∶2∶2;步驟(1)中反應溶劑選自: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四氫呋喃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混合溶劑;步驟(1)中反應溫度為20~70℃。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氟比洛芬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采用10%的濕鈀碳的投料量為8~20%;步驟(2)中反應溶劑選自:乙醇、甲醇、異丙醇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混合溶劑;步驟(2)中反應溫度為30~70℃;步驟(2)中壓強為0.3~0.4MPa。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氟比洛芬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加入的酸選自:苯甲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甲磺酸、冰醋酸、三氟乙酸、鹽酸、氫溴酸中的一種;步驟(3)中2-(4-氨基-3-氟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亞硝酸鈉∶碘化鉀比例為1∶1.1∶2。
5.根據權利要求1的氟比洛芬酯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用的催化劑選自:10%濕鈀碳、四三苯基膦鈀、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鈀中的一種;步驟(4)中溶劑為水、甲醇、乙醇、異丙醇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溶劑;步驟(4)中反應溫度為30~50℃;步驟(4)中硼酸衍生物為苯硼酸、四苯硼酸鈉、硼酸片吶醇酯。
6.根據權利要求1的氟比洛芬酯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膠重量為氟比洛芬酯粗品的3-5倍;流動相為正己烷和異丙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2336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