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510022590.2 | 申請日: | 2015-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4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國;馬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建國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 | 分類號: | A61K36/71;A61P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3100 山東省濟寧***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褥瘡 初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藥油,具體為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褥瘡好發于腦梗塞、腦溢血、半身不遂、肢體癱瘓等長期臥床病人,最常見于脊背、尾骶、足跟、坐骨結節處。因身體長時間處于一種體位,使該部位受壓,導致血液循行障礙,氣血失于流通所致。初期癥狀皮膚暗紅,有疼痛感。此病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及時治療,若不及時治療,很快會使皮膚出現破損,逐漸形成潰瘍,甚則黑腐蔓延不止。
西醫治療此病,多用甲紫溶液、碘伏外涂。中醫用生甘草、澤蘭水煎外洗。但在臨床中發現及不少患者家屬認為,涂甲紫、碘伏溶液后皮膚表面暫時干燥,而皮下組織逐漸開始腐爛,此種現象較為常見。
用中藥水煎外洗比較麻煩,效不明顯。因而迄今仍乏一種治療褥瘡初期既方便實用,療效又好的中藥油劑外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為解除褥瘡初期患者痛苦,按中醫理論觀點,宜研制出一種活血祛瘀,保護肌膚的中藥油外搽。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當歸尾100-20份,丹參100-20份,赤芍100-20份,丹皮100-20份,紫草100-20份,芝麻油2800-500份。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最佳配比范圍是:當歸尾30份,丹參20份,赤芍20份,丹皮20份,紫草20份,芝麻油550份。
本發明所述的藥油制備方法是:將當歸尾、丹參、赤芍、丹皮、紫草,入芝麻油中浸泡7日后,加熱將藥炸枯至黑褐色,溫度100-150oC時,撈出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待涼后分裝塑料瓶中備用。
本發明的用藥依據及有益效果是:當歸,味甘苦性溫,活血化瘀;丹參,味苦性微寒,活血祛瘀,有明顯改善外周循環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活血化瘀止痛;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清熱活血消淤;紫草,味甘性寒,涼血止血,可治斑色紫黑,色不紅活。本外用藥油治療褥瘡初期,能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促進局部肌膚血液循環,較好發揮活血祛瘀功效,并具有滋養濡潤保護皮膚作用。有效避免了其它外用藥物造成的不適及副作用,經臨床中應用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切實可行的,具有創新性、實用性。
藥油的使用方法:用消毒棉簽蘸藥油搽于患處,每日5-6次,至皮損消退,肌膚正常。
臨床療效觀察:
臨床治療92例,男53例,女39例,年齡50-83歲。所有病例均符合褥瘡初期的診斷標準。
療效標準:以皮損全部消退,肌膚恢復正常為痊愈;皮疹消退60%以上為好轉。治療結果:92例中均在治療7一10日內,痊愈82例,好轉10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征。
實施例1:當歸尾50g,丹參60g,赤芍60g,丹皮50g,紫草50g,芝麻油1700g。
該藥油的制備過程是將當歸尾、丹參、赤芍、丹皮、紫草加入芝麻油中浸泡7日后,加熱將藥炸枯至黑褐色,溫度100-150oC時,撈出藥渣,所得藥液即為治療褥瘡初期的藥油,待涼后分裝塑料中備用。
實施例2:當歸尾30g,丹參20g,赤芍20g,丹皮20g,紫草20g,芝麻油550g。
實施例3:當歸尾80g,丹參80g,赤芍70g,丹皮70g,紫草70g,芝麻油2400g。
該藥油的制備過程按上述實施例一的制備工藝加工即可。
從實踐中對3個實施例方案療效進行了比較,認為實施例二療效優于實施例一、實施例三,臨床治療效果好,切實可行,所以實施例二為最佳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建國,未經馬建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225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