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預處理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22336.2 | 申請日: | 2015-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9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江洋;鞠美庭;李維尊;高夢敏;黃訪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奧為(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C05F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預處理 污泥 生產 有機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肥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利用預處理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也越來越普及,產生的污泥量也日益增多,其處理處置也因此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堆肥化作為一種對污泥中有機質有效地利用方式能夠將污泥轉化成為有機肥用于農業生產,該方法成本低廉,能夠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利用,然而,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污泥在長期儲存放置之后,會變成黑色的污泥,這種污泥在與谷殼堆肥的過程中沒有高溫期,始終處于常溫狀態,繼而不能夠殺死污泥中的病原菌,有機質得不到良好的腐殖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利用預處理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該方法利用高溫對污泥進行預處理,打破了污泥的絮狀結構和細胞結構,使得污泥中的細胞質流出,導致污泥中易降解有機質含量大大增加,促進好氧堆肥順利進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預處理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脫水污泥于121℃條件下滅菌處理3小時;
2)將谷殼與上述高溫處理后的污泥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營養液,得到混合物料;
3)在上述混合物料中加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污水,調節含水率至55%,每天翻堆一次,適量補水使含水率保持為55-60%,20天后腐熟完畢,得到有機肥。
所述谷殼與高溫處理后的污泥的質量比1:1。
所述營養液為氯化鈉、硝酸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錳和硫酸鋅溶解于去離子水的混合液,混合液中氯化鈉、硝酸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錳和硫酸鋅的質量比為2:1:1:1:1:1,混合液中氯化鈉的濃度為80g/L;谷殼與高溫處理后的污泥混合物與營養液的質量比為10:1。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
堆肥前采用高溫對污泥預處理,打破了污泥的絮狀結構和細胞膜結構,使得污泥細胞中的細胞質流出來,導致堆體中易降解有機質含量大大增加,促進好氧堆肥高效進行發酵。
附圖說明
圖1為堆體A和B的溫度變化曲線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通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詳述,但本實施例所敘述的技術內容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應依此來局限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一種利用預處理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5kg含水率為80%的脫水污泥放入高壓滅菌鍋于121℃條件下滅菌處理3小時;
2)將谷殼粉碎至粒徑為90-100目,取5kg含水率為9%的谷殼與上述高溫處理后的污泥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1kg營養液,得到混合物料,標記為堆體A,所述營養液為氯化鈉、硝酸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錳和硫酸鋅溶解于去離子水的混合液,混合液中氯化鈉、硝酸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硫酸錳和硫酸鋅的質量比為2:1:1:1:1:1,混合液中氯化鈉的濃度為80g/L;
3)在上述混合物料中加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污水,調節含水率至55%,每天翻堆一次,適量補水使含水率保持為55%,20天后腐熟完畢,得到有機肥。
對比實例:
一種利用污泥生產有機肥的方法,步驟如下:
1)取5kg含水率為9%的谷殼并粉碎至粒徑為90-100目,與5kg含水率為80%的污泥混合均勻,并加入營養液1kg,得到混合物料,標記為堆體B;
2)向混合物料中加入適量城市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污水調節堆體含水率至55%,每天翻堆一次,適量補水并保持堆體含水率為55%,?20天后腐熟完畢。
圖1為堆體A和B的溫度變化曲線對比圖,圖中表明:堆體A能夠正常升溫,堆體B始終保持常溫狀態;堆肥20天后,堆體A的產品各項指標均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有機肥料(NY525-2012)中所規定的范圍;堆體B生產的有機肥指標不能完全達到標準中規定的值。堆體A產品的具體技術指標見表1。
表1堆體A產品各項技術指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奧為(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開大學;奧為(天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223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