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值模擬的可燃冰開采實驗模型測點分布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18284.1 | 申請日: | 2015-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627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淑霞;郝永卯;靳玉蓉;鄭如意;李清平;曹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趙妍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值 模擬 可燃 開采 實驗 模型 分布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數值模擬的可燃冰開采實驗模型測點分布設計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合適尺寸的實驗模型,設計相同分布的溫度、電阻率、聲波和壓力測點,依次改變測點大小,測點位置取無效網格進行研究,模擬不同測點大小的平面滲流場,確定最佳測點尺寸范圍;
(2)依據最佳測點尺寸,引入同一測點數目,依次模擬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滲流場,從而確定合適的測點數目和對應模型平面尺寸;
(3)根據最佳測點尺寸和模型平面尺寸,依次針對不同的測點數目,改變測點距離,模擬相同時刻平面上的流線分布,確定最佳測點間距;
(4)計算分析不同平面-縱向尺度比例下的滲流場特征,確定模型縱向尺寸和上下圍巖厚度;
所述步驟(1)中,具體方法為:取設定的實驗模型尺寸,測點大小分別取1-4cm2,依次增大,模型中設計3層分布的溫度、電阻率、聲波和壓力測點,每層測點數均勻分布,測點大小一定,測點位置取無效網格進行研究,模擬不同測點大小的平面滲流場;
最佳測點尺寸大小范圍取[0.8~1.0]cm2;
所述步驟(2)中,設計每層模型的測點數目15×15,即225個,分別建立500×500×500mm3、600×600×600mm3、700×700×700mm3、800×800×800mm3、1000×1000×1000mm3大小不同的模型,研究不同尺寸模型中的平面滲流場;
當測點數目為15×15時,為了使測點的引入對流線造成的影響并且考慮到模型制作工藝水平,平面模型尺寸范圍取[800×800~850×850]mm2;
所述步驟(3)中,取800×800mm2模型進行測點密度優化,確定測點最小距離,建立測點個數分別為0、9×9=81、15×15=225、19×19=361個的模型,其中9×9、15×15、19×19所對應的測點距離分別為7cm、4cm、3cm,模擬不同模型中相同時刻平面上的流線分布;
最佳測點間距范圍取[4-4.5]cm;
所述步驟(4)中,固定模型平面尺度為800mm×800mm2,模型厚度分別取160mm、240mm、320mm、400mm和480mm,計算分析不同平面-縱向尺度比例下的滲流場特征,網格平面劃分為40×40mm2,垂向40mm為一層;進行中間一口井降壓分解,井底壓力為4MPa,進行縱向氣水流動動態分析;
所述步驟(4)中,模型最佳縱尺寸范圍取[480~500]mm,考慮到圍巖導熱作用對水合物分解的作用,上下圍巖厚度比例范圍為[0.39~0.41];
當模型的邊長為[800~850]mm;模型內測點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均勻分布15×15個測點;測點大小為[0.8~1.0]cm2;測點間距為[4~4.5]cm的分布時,模擬效果最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828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