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廢鉛渣、煙道灰生產黃丹、紅丹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14708.7 | 申請日: | 2015-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91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志強;龔衛國;金鑫;饒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駿馬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21/10 | 分類號: | C01G21/10;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3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廢鉛渣 煙道 生產 紅丹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置換反應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廢鉛渣、煙道灰生產黃丹、紅丹的工藝。
背景技術
四氧化四鉛(Pb304),俗稱紅丹,不僅是國防建設、冶金、化工、陶瓷、印染的重要化工原料,而且也是生產鉛酸電池的主要原料,隨著汽車、能源、通訊和交通等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鉛酸蓄電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鉛的儲量按現有生產規模也只有25-30年的使用年限。隨著礦鉛資源的緊缺,調整優化再生鉛的產業結構,提高廢鉛廢電池的綜合利用,促進資源回收的良性循環,利用含鉛廢料生產氧化鉛尤為重要。
如中國專利(CN101792176A)于2010年8月4日公開了“一種干濕法工藝技術生產納米級紅丹(四氧化三鉛)的制備方法”(專利號ZL201010112604.7)。該方法是利用界首市田營工業園區(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園區)再生鉛冶煉企業產生的大量廢鉛渣和煙道灰通過預處理、浸出、合成、煅燒工序,生產出紅丹產品。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實施存在如下缺陷:一.在預處理階段,加入硫酸,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存在嚴重的安全生產隱患,包括硫酸的采購、保管、使用環節。二.在“合成”和“煅燒”階段,將“浸出”工序浸出的硝酸鉛溶液加入重量比為100:2-20的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合成生產碳酸鉛和硝酸銨,然后將碳酸鉛進入氧化爐煅燒,直接生產出紅丹產品。這個過程生產的產品純度不夠,更重要是釋放高毒煙氣較濃,不僅污染大氣而且容易造成工人鉛中毒。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經濟效益好,環保無污染的利用廢鉛渣、煙道灰生產黃丹、紅丹的工藝。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利用廢鉛渣、煙道灰生產黃丹、紅丹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預處理(物理方法):
由原來使用硫酸進行預處理的化學方法改為物理處理方法,由于鉛在煙道灰和鉛渣中以夾帶的形式存在,鉛的含量在40-50%,根據它們的比重懸殊,首先將鉛渣磨粉,然后和煙道灰一起或分別通過布袋洗滌,將煙灰濾去,其中洗滌水可循環使用,濾出的煙灰作為副產品可作為制磚材料,濾去煙灰后的鉛渣(粒)鉛含量在80-90%左右;
2)浸出:
將濾去煙灰后的鉛渣(粒)加入硝酸,鉛渣:硝酸的重量比為100:2,混合攪拌均勻,放入儲存罐浸泡20-30分鐘,沉淀過濾凈化得硝酸鉛溶液,濾出的廢渣返回粗鉛冶煉,硝酸的濃度是30%;
3)置換與磁選:
將凈化后的硝酸鉛溶液放入硝酸鉛溶液三級置換反應器中,一級反應加入鐵沫,硝酸鉛溶液為鐵沫的重量比為100:2-5,其中鐵沫采用過量方式,混合攪拌20-30分鐘;二級反應加入重量比為100:1-2鐵沫,混合攪拌20-30分鐘;三級反應加入重量比為100:0.5-1的鐵沫,混合攪拌20-30分鐘;由于為了使硝酸鉛溶液置換反應徹底加入了過量的鐵沫,置換出的鉛中含有未反應的鐵沫,因此還需要通過磁選將富余的鐵沫選出,就可制得鉛材料;
將富余的鐵沫進入下一次的置換,將硝酸鐵溶液蒸發濃縮形成硝酸鐵晶體可用于其他工業;
4)熔化、制粉、煅燒:
將步驟3)中置換出的鉛材料熔化、制粉,生產出黃丹產品,再將黃丹產品送入“一種利用太陽能加熱輔助電加熱的環保轉筒式紅丹氧化爐”(專利號ZL201310465139.9)進行煅燒,煅燒溫度控制在480℃-650℃,煅燒過程不再使用加入硝酸銨作為催化劑,而是使用專利號為CN201410216814.9公開的“利用智能供氧裝置快速制備紅丹的方法”工藝技術,往氧化爐內送入氧氣,達到加速氧化反應的目的。
所述步驟3)中所述的三級置換反應器,包括一圓柱形耐酸反應倉,所述反應倉內部由上向下依次分為上反應倉、中反應倉和下反應倉,其中反應倉的大小可以根據生產規模的大小配套制作,所述上反應倉的上端開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連接有料斗;
所述上反應倉、中反應倉和下反應倉內均通過落料擋板分成上倉和下倉,所述落料擋板呈凹形結構,在凹形的底部留有上落料口,在所述上落料口處安裝有啟閉閥門,通過啟閉閥門自動控制上落料口的啟閉,所述下倉的底面為一平面,正對著上倉的上落料口留有下落料口,在下落料口處不設啟閉閥門,物料可由下落料口直接落入下一級反應倉;所述下倉一側設有出料口,所述下倉底部的平面上裝有一收鉛車,所述收鉛車底部設有布袋濾網,所述出料口位于收鉛車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駿馬工貿有限公司;,未經界首市駿馬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47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