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13710.2 | 申請日: | 2015-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9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科;劉建平;劉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214 | 分類號: | A23L1/214;A23L1/212;A23L1/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614500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味 膳食 纖維 咀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體涉及到一種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魔芋膳食纖維具有保水性,它能使腸道水分充足,大便濕潤,形成的凝膠還能捕獲并清理毒素,使其具有通便排毒功效。魔芋膳食纖維的凝膠性使其在腸道內形成半透膜,保護腸壁的同時平衡營養,放行有益營養物質,捕獲多余糖類、脂類及膽汁酸,達到清脂降糖功效。魔芋膳食纖維具有高膨脹性且零熱量,使人產生腹飽感,并阻止對多余熱量的吸收,減肥瘦身,安全無副作用。魔芋膳食纖維形成的凝膠能保護腸壁,當酒精進入時緩解酒精對腸胃的刺激,并減少人體對酒精的吸收,保護肝脾。
現有的新鮮魔芋一般可以加工成魔芋精粉或者魔芋膠,消費者可以食用的魔芋食品主要有魔芋面、魔芋粉條、魔芋豆腐等,這些魔芋食品在食用前大多需要進行加熱,而且包裝較大,不便于攜帶;上述魔芋食品中是膨脹后的魔芋食品,消費者直接食用的魔芋精粉含量其實較少。
為了克服攜帶不方便,不能夠直接食用,食品中魔芋精粉的含量較少的缺陷,現有技術為將魔芋制成脆片,例如CN201010594366.8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將新鮮魔芋制成脆片的方法;該發明雖然可以解決攜帶不方便和不能夠直接食用的缺陷,但是需要使用油炸過程,這對營養物質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而且工藝過程較為復雜。
果蔬粉是將蔬菜和水果切片烘干,然后粉碎后得到的,其包含了各種果蔬的味道以及營養,能夠給身體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果蔬粉在魔芋食品中通常作為調味劑或者填充劑使用,使產品具有良好的口感。例如在CN?200910023901.1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速食性魔芋的配方,其將魔芋制成沖劑,添加果蔬粉作為填充劑。
由上可以得知,并未有將魔芋制成片劑或者咀嚼片的方案公開。
通常,在制備片劑或者咀嚼片的過程中,需要加入輔料才能夠使壓片成型,崩解性能好。例如在公開的發明專利CN201010198009.X,名稱為猴頭菇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中,公開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K30(PVP?K30)?為粘合劑,此外、淀粉、羧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纖維素等常常作為填充劑或者穩定劑加入到物料中。
現有的咀嚼片在制備過程中往往需要經過制軟材、造粒、整粒、過篩和壓片,并在其中加入木糖醇、乳糖、甘露醇、檸檬酸等才能夠使制備出來的軟材粒徑、粘性等符合要求,進而才能夠壓片成功;例如CN201010198009.X,名稱為猴頭菇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和CN20121050877.8,名稱為一種菊粉咀嚼片的制備方法;這兩個專利均是將食材粉碎后經經過了上述制軟材、造粒、整粒、壓片的過程。眾所周知,在制備片劑或者咀嚼片的過程中,如果不加入粘合劑,不經過制軟材、造粒、整粒這些工藝步驟,往往不能夠制備出成型的片劑或者咀嚼片,即物料直接壓片是難以實現成片的,即使可以壓片,其片劑也非常容易散開,脆碎度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可以得到即食的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由魔芋膠和占魔芋膠重量8%~15%的果蔬粉組成。
為具體實施上述方案,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該蒟蒻調味膳食纖維咀嚼片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魔芋精粉提純得到魔芋膠;
2)、在魔芋膠中加入果蔬粉8%~15%,混合均勻后壓制成片劑。
其中,魔芋膠的制備方法為:
將新鮮魔芋切片后勻漿粉碎,然后經過純化、去生物堿和去二氧化硫工序得到魔芋精粉。
其中,純化工藝為:新鮮魔芋切片后勻漿粉碎后,加入蒸餾水采用超聲波處理;超聲波的頻率為40KHz~60KHz,處理時間為60min~90min。經過濾、干燥得到魔芋粉末,再使用乙醇洗滌,洗滌后經過濾、干燥、研磨得到魔芋精粉。
其中,去生物堿工藝為:純化后的魔芋精粉加入乙醇溶液后開啟超聲波反應器,設定功率100~500W,調節超聲工作時間為20~40min,微波反應溫度控制在40~65℃,微波作用5?~20min;同時攪拌物料,反應完畢后過濾,濾餅經過重復處理后經干燥、粉碎得到去生物堿的魔芋精粉。
其中,去二氧化硫的工藝為:將去生物堿的魔芋精粉加入乙醇和檸檬酸混合溶液,置于微波反應器中攪拌提取,檸檬酸的加入量為去生物堿的魔芋精粉重量的2%~3%;乙醇的質量分數為65%~95%。反應完畢后過濾,濾餅重復處理后經干燥、粉碎得到魔芋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37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