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12138.8 | 申請日: | 2015-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97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曹勝炎;王宏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勝炎;王宏雁 |
| 主分類號: | A23K20/158 | 分類號: | A23K20/15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丁酸 甘油酯 微膠囊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物飼料添加劑,尤其是涉及一種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丁酸對動物的腸道營養具有重要意義,①它不但是動物結腸細胞能量的主要來源,而且是細胞膜合成脂質的基質,在促進消化道細胞的增長、誘導細胞分化、影響基因表達、誘導細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②丁酸可使腸道環境pH值降低,抑制有害菌生長,因此在飼料行業,丁酸及其鹽作為一種多功能飼料添加劑得以廣泛應用。然而,由于丁酸在常溫下為液體,且有極難聞的氣味,使用非常不方便,所以一般需制成丁酸鹽如丁酸鈉或丁酸鈣使用。
丁酸為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在胃及消化道前段會很快被吸收,很難到達消化道后段如盲腸和結腸處發揮作用。通過對丁酸鹽包被緩釋可使丁酸鹽到達消化道后段。但丁酸鹽是丁酸中和以后的產物,對降低腸道pH值并無大的貢獻,所以包被的丁酸鹽只能起到上述①的作用而不能發揮②的作用。
三丁酸甘油酯為丁酸的衍生物,在胃酸中不分解,在腸道環境中會慢慢分解為丁酸和甘油。盡管三丁酸甘油酯可同時發揮以上兩個作用,但由于三丁酸甘油酯為液體,使用不方便。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 201410298903.2)《 三丁酸甘油酯固態顆粒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公開了一種用白炭黑硅膠吸附三丁酸甘油酯制備固體制劑的方法,但是采用無機吸附劑簡單吸附三丁酸甘油酯存在許多缺陷:當無機吸附劑吸附三丁酸甘油酯較多時,吸附劑表面較為潮濕,易結塊,無流散性;同時由于三丁酸甘油酯沸點高,無法使用常規方法如加熱干燥制得干燥顆粒,從而影響產品的商品形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脂肪酸鈣為膜材料制備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述的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的制備方法,它是由原料脂肪酸、三丁酸甘油酯、乳化劑、氫氧化鈣按照下述重量份配比和步驟制備而成:
配比:脂肪酸 100份,三丁酸甘油酯50~100份,乳化劑1~10份,氫氧化鈣13~15份;
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將三丁酸甘油酯、脂肪酸和乳化劑混合加熱熔化,再將其加入到5~10倍量80±5℃的溫水中攪拌均勻,形成乳液;
第二步,將氫氧化鈣溶于水制成10~20%的石灰乳液;
第三步,將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乳液混合攪拌,反應生成固體顆粒;
第四步,將水分濾出,所得濾餅干燥后形成直徑0.2~1.0mm、室溫下具有自由流動性的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成品。制得的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成品中三丁酸甘油酯的含量達30~50%。
所述脂肪酸為動植物油脂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優選為硬脂酸或棕櫚酸。
所述的乳化劑為硬脂酸甘油酯或/和聚合甘油脂肪酸甘油酯或/和蔗糖酯或/和吐溫80,優選的,乳化劑可采用HLB值為8~10的三聚甘油脂肪酸酯。
其中第四步的干燥方法包括氣流干燥、流化床干燥或烘房低溫干燥。
由于三丁酸甘油酯不溶于水但可與長鏈脂肪酸互溶,故將三丁酸甘油酯、長鏈脂肪酸和乳化劑攪拌后加入溫水中,脂肪酸可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微乳,由于三丁酸甘油酯極性小,位于微乳內部,長鏈脂肪酸分布在三丁酸甘油酯液滴外側形成微囊,此時在體系中加入氫氧化鈣水溶液,長鏈脂肪酸與氫氧化鈣反應形成脂肪酸鈣并迅速固化形成穩定的微膠囊。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通過在水相中微膠囊化,得到了在室溫下穩定的具有流散性的三丁酸甘油酯微膠囊的固體粉劑,便于使用;當這些微膠囊經動物攝食進入胃部,在酸性環境中脂肪酸鈣解離為脂肪酸,微膠囊結構轉變成脂溶性軟顆粒,隨食糜進入腸道,在腸道中脂肪酸逐步被吸收,同時三丁酸甘油酯在腸道環境中逐漸解離為丁酸后被吸收;(2)作為微膠囊的脂質材料的脂肪酸和三丁酸甘油酯相容性好,并可被動物消化吸收,為動物生長提供能量;(3)生產成本低,工藝簡單、設備價廉,有利于工業化生產,得到的具有流散性的固體顆粒成品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使用時更為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1、在500L反應釜中加入100kg硬脂酸、55kg 三丁酸甘油酯、5kg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加熱熔化使料溫穩定在80±5℃;
2、在2000L反應釜中加入1000kg 80±5℃的熱水,將第1步中的已熔化的油相物打入,攪拌3~10min,使油相均勻分散在水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勝炎;王宏雁,未經曹勝炎;王宏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21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