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容式觸控裝置及其運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11186.5 | 申請日: | 2015-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2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鵬云;李秉寰 | 申請(專利權)人: |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偉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容式觸控 裝置 及其 運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關于一種自容式觸控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應用于穿戴裝置中的自容式觸控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用面發展越廣,將觸控功能與顯示面板結合而形成觸控顯示面板的應用產品也越多,例如:移動電話(mobilephone)、衛星導航系統(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計算機(tabletPC)、個人數字助理(PDA)以及筆記本電腦(laptopPC)等。近期,業界亦致力發展具有觸控功能的穿戴式電子裝置(wearabledevice),使其逐步被應用于居家、醫療以及運動休閑的環境。相較于一般行動裝置內的觸控裝置,穿戴式電子裝置內的觸控裝置通常會具有較小以及圓弧輪廓的觸控區域,致使兩者的感測電極的設計布局會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在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小范圍觸控區域內有效地執行觸控功能,仍是目前業界努力發展的方向之一。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系提供一種自容式觸控裝置及其運算方法,以解決上述習知技藝中的缺失。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系提供一種自容式觸控裝置,包括透明基板、多個感應單元以及多條走線。感應單元系交錯設置于透明基板上,且各感應單元具有M個側邊的多邊形,其中M值為大于4的正整數,各該感應單元的側邊對應于其余該多個感應單元中至少之二的側邊。走線分別電連接至各感應單元,其中各走線的部份線段設置于自容式觸控裝置的觸控區內。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系提供一種自容式觸控裝置的運算方法,應用于如前所述的自容式觸控裝置。此運算方法包括:利用該自容式觸控裝置偵測一接觸點,以覆蓋住感應單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使被接觸點所覆蓋的感應單元產生感應電容。接著,將感應電容乘以權重,以測得接觸點的觸擊位置,其中權重的數值大小系有關于被接觸點所覆蓋的感應單元的位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容式觸控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圖1局部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0自容式觸控裝置
102透明基板
104感應單元
105外圍感應單元
106走線
108接觸墊
200接觸點
1041、1042、1043、1044、1045、1046側邊
1061內連接部
1062外連接部
R1觸控區
R2外圍區
R3交界
R4區域
具體實施方式
于下文中,系加以陳述本發明的自容式觸控裝置及其運算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以使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技術者可據以實施本發明。該些具體實施方式可搭配參照相對應的圖式,使該些圖式構成實施方式的一部分。其中,圖式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元件符號加以說明,且圖式系以說明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圖。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自容式觸控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圖1局部區域的放大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示,自容式觸控裝置100至少包括一透明基板102、多個感應單元104、多個外圍感應單元105和多條走線106,其中透明基板102、感應單元104、外圍感應單元105和走線106系設置于自容式觸控裝置100的觸控區R1內及/或環繞觸控區R1的外圍區R2內。其中,觸控區R1的俯視輪廓可包括至少一弧形側邊,致使其可具有圓形或橢圓形的俯視輪廓。在此需注意的是,全文所稱的“觸控區”系指可供使用者進行觸控操作的區域,而“外圍區”系指主要用以設置外圍電路及/或是走線的區域。
對于感應單元104而言,其較佳系等距分離設置在透明基板102上,并呈現交錯排列或最密堆積排列的設計布局,即使多個形狀大致相同的感應單元104并置而使空間利用率達到最大。各感應單元104可沿著鄰近感應單元104的各側邊1041、1042、1043、1044、1045、1046而設置,各感應單元104并具有一側邊與鄰近感應單元104的各側邊之一大致平行對應。根據本實施例,大部分的感應單元104只會被設置于觸控區R1內,少部分的感應單元104會同時被設置在觸控區R1以及外圍區R2內。而對于外圍感應單元105而言,其亦可以沿著鄰近感應單元104及/或外圍感應單元105各側邊而設置,外圍感應單元105并具有一側邊與鄰近感應單元104及/或外圍感應單元105的各側邊之一大致平行對應。根據本實施例,外圍感應單元105會沿著觸控區R1的外圍而設置,或是進一步跨越觸控區R1以及外圍區R2的交界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111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通道電腦渦流檢測儀
- 下一篇:復壁式泵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