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局部麻醉的中藥麻醉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01662.5 | 申請日: | 2015-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7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嵬甫;魏漪;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嵬甫 |
| 主分類號: | A61K36/85 | 分類號: | A61K36/85;A61P23/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章丘市明水***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局部 麻醉 中藥 麻醉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局部麻醉的中藥麻醉劑。
背景技術
麻醉顧名思義,麻為麻木麻痹,醉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義是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體或局部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進行手術治療。麻醉學是運用有關麻醉的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術以消除患者手術疼痛,保證患者安全,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現在,麻醉學已經成為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主要包括臨床麻醉學、急救復蘇醫學、重癥監測治療學、疼痛診療學和其他相關醫學及其機制的研究,是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蘇及重癥醫學的綜合性學科。其中臨床麻醉是現代麻醉學的主要部分。
臨床麻醉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將麻醉藥通過吸入、靜脈、肌肉注射或直腸灌注進入體內,使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致使患者意識消失而周身無疼痛感覺的過程。這種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著狀態”,特點是患者意識消失,全身肌肉松弛,體驗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特點是采用靜脈麻醉藥或吸入麻醉藥產生全身麻醉作用,術中需要行氣管插管,機械輔助呼吸。
局部麻醉也稱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狀態下,將局麻藥應用于身體局部,使機體某一部分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暫時被阻斷,運動神經傳導保持完好或同時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滯狀態。這種阻滯應完全可逆,不產生任何組織損害。局部麻醉的優點在于簡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發癥少和對患者生理功能影響小。
目前臨床局部麻醉普遍采用的西醫方法進行麻醉,常用的局麻藥有酯類如普魯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及酰胺類如利多卡因等。采用這種方式進行的麻醉手術,一方面操作十分繁瑣,另一方面醫療風險也十分巨大。因此急需一種新的中藥麻醉藥,以更好的適用于局部麻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使用方便、麻醉效果好、術后蘇醒快、無副作用的用于局部麻醉的中藥麻醉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局部麻醉的中藥麻醉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紫荊皮3-5g,接骨木2-5g,蔓荊子3-5g,吳茱萸3-8g,麻布七2-4g,積雪草3-5g,夏天無2-4g,花椒5-10g,西番蓮3-6g,杏仁5-8g,紫金龍3-6g,蛇床子2-5g,千金子2-5g,丁茄2-4g。
優選的,用于局部麻醉的中藥麻醉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成:紫荊皮3g,接骨木5g,蔓荊子4g,吳茱萸6g,麻布七3g,積雪草5g,夏天無3g,花椒8g,西番蓮5g,杏仁7g,紫金龍4g,蛇床子3g,千金子3g,丁茄2g。
上述中藥麻醉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原料洗凈置于容器中,加500mL水煎煮至400mL時過濾,收集濾液備用;待濾液自然涼至室溫后,與75%酒精按體積比3∶1混勻即可。
本發明各中藥原料的藥理活性如下:
紫荊皮,為豆科植物紫荊的樹皮,苦,平,歸肝、脾經,活血,通淋,解毒。主婦女月經不調,瘀滯腹痛,風濕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癰腫,疥癬,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煎劑有明顯抗炎、鎮痛作用。
接骨木,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莖枝,味甘,苦,性平,歸肝經,祛風利濕;活血;止血。主風濕痹痛;痛風;大骨節病;急慢性腎炎;風疹;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外傷出血。煎劑有鎮痛作用,作用強度次于嗎啡,優于安乃近。
蔓荊子,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果實,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胃、膀胱經,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主外感風熱;頭昏頭痛;偏頭痛;牙齦腫痛;目赤腫痛多淚;目睛內痛;昏暗不明;濕痹拘攣。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辛、苦,熱,歸肝、脾、胃、腎經,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有鎮痛作用。
麻布七,為毛茛科植物高烏頭的根,苦,辛,溫,歸心、肝、肺、脾經,祛風除濕;理氣止痛;活血散瘀。主風濕腰腿痛;關節腫痛;跌打損傷;胃痛;胸腹脹滿;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腸炎;瘰疬;瘡癤。有局部麻醉作用。
積雪草,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苦、辛,寒,歸肝、脾、腎經,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濕熱黃疸,中暑腹瀉,砂淋血淋,癰腫瘡毒,跌撲損傷。其中所含的甙有鎮靜、安定作用。
夏天無,苦,辛,涼,歸肝、腎經,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塊莖或全草,降壓鎮痙,行氣止痛,活血去瘀。治高血壓,偏癱,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后遺癥。本品具有降壓、鎮靜,舒筋、活絡、止痛等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嵬甫;,未經周嵬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016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