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方法和節點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84145.2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3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彼得里·克拉;杜穎鋼;克里斯特·卡爾福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18 | 分類號: | 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系統 中的 方法 節點 | ||
發射器(110)、發射器(110)中的方法、接收器(120)、接收器(120)中用于與來自發射器(110)中數據包通信的方法(700)。方法(700)包括接收(701)數據包并確定(702)其是重傳還是新傳輸;當其為重傳時,將接收(701)的數據包與存儲在第二存儲器(850)中最早未成功解碼的數據包進行合并(703);當確定(702)為新傳輸時,解碼(704)接收(701)的數據包,或者當其為重傳時,解碼(704)合并(703)數據包和存儲在第二存儲器(850)中最早未成功解碼的數據包;檢查(705)解碼(704)是否成功;刪除(706)第一存儲器(840)中最早存儲的數據包;當解碼(704)成功時,將解碼(704)的數據包存儲(707)在第一存儲器(840)中,或者當解碼(704)不成功時,將解碼(704)的數據包存儲(707)在第二存儲器(850)中;并向發射器(110)發送(708)關于所述解碼(704)成功與否的反饋信息。
技術領域
本文描述的實施方式大體涉及接收器、接收器中的方法、發射器以及發射器中的方法,特別描述一種啟用數據HARQ反饋的機制。
背景技術
在常規技術中,使用具有特定數量HARQ進程的同步或異步混合自動重新請求(HARQ)。通常假定使用HARQ的每個傳輸都由網絡節點進行調度,諸如增強節點B(eNodeB)。然而,在第五代(5G)無線電接入中,基于競爭的數據傳輸也可以受益于新型HARQ解決方案,其針對具有最小控制信令的低延遲而定制。
在基于競爭的數據傳輸中,用戶設備(UE)可以在沒有任何調度的情況下,在任何時間訪問共享的無線電資源,因此會發生沖突。但是調度中并不需要信令,期望以基于競爭的方式發送重傳,并且沒有HARQ同步問題。
例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中,在下行鏈路中可以使用異步HARQII傳輸。這意味著接收器不會提前知道發送內容或發送時間,因此HARQ進程標識符和冗余版本(RV)必須與數據一起發送。RV會指定將哪個數據組合、錯誤檢測(ED)和前向糾錯(FEC)比特發送到UE。
這是通過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資源分配消息來完成的,所述消息與對應的PDSCH傳輸同時在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上發送。該方案的優點是,調度算法在確定任一子幀期間哪些UE將被發送數據方面具有相當大的自由度。
相比之下,LTE在上行鏈路(UL)上使用同步HARQ傳輸。這意味著eNodeB準確地知道UE將提前發送哪個HARQ進程和RV。因此,在向UE提供上行鏈路調度信息的PDCCH消息中不必包括該信息。
因為UE每到第八個子幀就會發送相同的HARQ進程,因此可以使用同步HARQ。因為HARQ進程的重傳與基于八個子幀延遲的先前傳輸有關,所以上行鏈路中的調度不如下行鏈路中的調度靈活。
上行鏈路重傳可以是自適應的或非自適應的。當UE接收到否定確認(NACK)時,UE應當利用為初始傳輸分配的相同資源,在子幀n+4中發送非自適應重傳。當接收到上行鏈路許可并且新數據指示(NDI)位未被切換時,進行自適應重傳。在自適應重傳請求的情況下,UE并不關心在先前傳輸嘗試接收的HARQ反饋。
當任何已知的常規解決方案被用于5G密集無線電接入技術(RAT)系統中時都可能會產生技術問題,該系統中,延遲必須小于1ms且控制費用必須最小,從而使其更為有效并且盡可能的簡單。
因為每次傳輸都必須攜帶HARQ進程ID和RV信息,所以異步HARQ要求所涉及的節點之間發送信令。另外,非自適應異步重傳是不可能的。
為了更穩健地工作,同步HARQ不需要HARQ進程ID和RV信息,但是它不能給網絡提供盡可能多的調度自由度。當必須考慮多用戶(MU)多入多出(MIMO)和協同多點(CoMP)中的新調度維度時,這便成為一個重大問題。當UE除了在時域和頻域、還在空域上進行調度時,必須考慮空域中的UE正交性,這限制了每個傳輸時間間隔(TTI)中可能的調度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841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音箱漏風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 下一篇:貼片式麥克風的貼片識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