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波消除裝置和回波消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83722.6 | 申請日: | 2014-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5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粟野智治;古田訓;山浦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B3/23 | 分類號: | H04B3/23;H04M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馬建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波 消除 裝置 方法 | ||
具有:頻帶調整部(102),其具有對輸入信號的特定頻帶的信號施加增益來進行頻帶調整的濾波器;自適應濾波器(101),其輸入受話信號,更新濾波器系數,并使用更新后的濾波器系數而生成偽回波信號;頻帶修正部(104),其具有如下的濾波器,該濾波器將進行了頻帶調整后的輸入信號減去由自適應濾波器(101)生成的偽回波信號而得到的信號的頻率特性,修正成頻帶調整部(102)進行頻帶調整之前的輸入信號的頻率特性;以及殘留回波抑制部(105),其按照根據頻帶調整部(102)的濾波器信息而設定的抑制量,對殘留在修正了頻率特性后的信號中的回波成分進行抑制,殘留回波抑制部(105)將對進行了頻帶調整后的特定頻帶的信號的抑制量,設定成比對其它頻帶的信號的抑制量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除被輸入到傳聲器的信號中混入的受話信號的回波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擴音通話裝置等中,為了將輸入到傳聲器的信號(下面稱作輸入信號)中混入的受話信號的回波從輸入信號中消除而使用回波消除裝置。為了該目的而使用的回波消除裝置大多如非專利文獻1所示由自適應濾波器部和殘留回波抑制部構成。在圖5中示出具有該結構的回波消除裝置的概略圖。
自適應濾波器部300估計(學習)回波路徑h而生成濾波器系數和偽回波信號(回波副本),并從被輸入到傳聲器的輸入信號中消除。
但是,能夠由自適應濾波器部300消除的回波大約是30dB左右,無法消除全部回波信號。因此,為了抑制殘留回波而往往具有殘留回波抑制部400。
但是,殘留回波抑制處理也同時抑制送話信號例如朝向傳聲器講出的聲音的信號,因此,抑制量較大而可能對近端說話者與遠端說話者的雙向同時通話(雙端通話)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如果是提高雙端通話性能,則提高自適應濾波器的回波消除量并盡可能減小殘留回波抑制的抑制量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免提通話中,低頻的回波信號的功率往往較大。這是由于聲音信號的低頻具有較大的功率或車室內的揚聲器設計、回波特性而引起的。利用自適應濾波器對具有這種特征的回波進行回波消除后的殘差信號即殘留回波信號容易殘留低頻的信號。在圖6中示出在車室內收錄的輸入信號的一例。假設圖6所示的輸入信號全都是回波信號。在圖7中示出圖6所示的回波信號(輸入信號)和利用自適應濾波器消除圖6所示的回波信號后的殘差信號即殘留回波信號的各頻率的平均功率。
如圖7所示可知,送話信號在500Hz附近具有功率的峰值,殘留回波信號也同樣地在500Hz附近具有較大的功率。當在該車室內發生雙端通話的情況下,為了將殘留回波信號降低到用戶無法聽到的水平,需要在500Hz附近施加較強的殘留回波抑制,但是,在施加了該殘留回波抑制的情況下,對送話信號也在500Hz附近施加較強的抑制,導致雙端通話質量的劣化。
在送話信號中,關于功率較小的高頻,如果不利用自適應濾波器進行較大的回波降低,而通過之后的殘留回波抑制來進行回波的降低,則很少會對送話聲音造成不良影響。但是,關于送話信號的低頻,通過利用自適應濾波器降低更多的回波,能夠提高雙端通話的質量。
因此,在專利文獻1公開的聲音回波消除中,將受話信號和送話信號分割成多個頻帶,估計各個頻帶中的回波的影響來確定優先順序。在各個頻帶中,自適應濾波器根據優先順序來確定處理。以越是認為在聽感上最易感到回波感的頻帶其優先順序越高的方式估計回波的影響。優先順序較高的頻帶的自適應濾波器進行復雜且回波抑制效果較大的處理,優先順序較低的頻帶的自適應濾波器進行簡單的處理。通過如上所述根據頻帶確定優先順序,進行考慮到聽覺上的特性的回波降低處理,從而提供良好的通話質量。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41859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837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