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54815.6 | 申請日: | 2014-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35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安德烈亞斯·特林肯舒;維利·魯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13/64 | 分類號: | F16D13/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丁永凡 |
| 地址: | 德國黑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沖擊 阻斷 離合器 裝置 | ||
1.一種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能夠設置在所述混合動力汽車的變速器和內燃機之間,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具有:
-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設定為,用于將所述內燃機與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電動機(40)耦聯和脫耦;
-啟動離合器(20),所述啟動離合器能夠與所述變速器連接;
-所述電動機(40);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具有離合器盤(11),所述離合器盤在內燃機側(M)軸向方向上設置在所述電動機(40)旁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的所述離合器盤(11)與所述電動機(40)徑向搭接地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具有支承軸承(30),其中所述離合器盤(11)能夠借助于所述支承軸承(30)抗扭地與所述混合動力汽車的曲軸(2)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具有曲軸適配器(2a),所述曲軸適配器能夠與所述支承軸承(30)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軸承(30)具有內環(31),所述內環具有帶有端側的形狀配合的接口(31b)的凸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40)具有轉子承載件(43),所述轉子承載件在徑向外部環繞所述啟動離合器(20)并且設定為,用于將所述啟動離合器(20)與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具有拉桿(19a),所述拉桿軸向地在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之內以及在所述啟動離合器(20)之內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具有蓋(15),所述蓋在內燃機側(M)在所述電動機(40)旁邊與所述電動機(40)的轉子承載件(43)和/或所述啟動離合器(20)的反壓板(22)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具有蓋(15),所述蓋與所述啟動離合器(20)的反壓板(22)在接口處連接,所述接口距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對稱軸線(S)一定間距地設置,所述間距大于所述電動機(40)的轉子(42)距所述對稱軸線(S)的間距。
10.一種用于組裝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下述步驟:
a)將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啟動離合器(20)裝入在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電動機(40)之內提供的結構空間體積中;以及
b)通過將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的脈沖分離式離合器(10)在內燃機側(M)設置在所述電動機(40)旁邊并且與所述電動機(40)連接,預裝所述脈沖分離式離合器裝置(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未經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481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