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亞胺化合物、烯烴聚合用催化劑、和烯烴聚合物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53047.2 | 申請日: | 2014-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32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丹那晃央;佐藤直正;小西洋平;大石泰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聚丙烯株式會社;日本聚乙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F9/50 | 分類號: | C07F9/50;C08F4/70;C08F2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亞胺 化合物 新型 烯烴 聚合 催化劑 聚合物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亞胺化合物、使用該化合物獲得的金屬配合物、基于它們的α-烯烴聚合用催化劑、和α-烯烴系聚合物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聚烯烴樹脂中聚乙烯樹脂和聚丙烯樹脂廣泛地用作各種產業領域的主要聚合物。因為這些樹脂是極其重要的工業材料,所以總是需要進一步改進其各種性能。
用于生產此類聚烯烴樹脂的催化劑受限于非均相固體催化劑如齊格勒- 納塔催化劑和菲利普催化劑(Phillips catalysts)以及利用溶劑可溶性金屬配合物的均相催化劑如茂金屬催化劑。
在茂金屬催化劑的快速發展的影響下,近年來積極地開發了不同于茂金屬配合物的配合物,這些配合物被稱作后茂金屬配合物(post-metallocene complexes)。此類后茂金屬配合物中,后過渡金屬的配合物引起注意,已報道過大量的主要具有二齒配位體(bidentate ligand)的后過渡金屬配合物。
代表性的具有二齒配位體的后過渡金屬配合物包括Brookhart等人提出的二亞胺配合物(非專利文獻1)和Grubbs等人提出的水楊醛亞胺(非專利文獻 2)。在這些發現之后接著報道了具有各種二齒配位體的后過渡金屬配合物如不對稱亞胺吡啶、吡啶甲酰胺、和亞胺膦(iminophosphine),并報道了其作為乙烯的聚合用催化劑的有用性。這些配合物中,亞胺膦型后過渡金屬配合物是已從工業和科學兩方面做出了許多研究的配合物,這是因為這些配合物具有供體特性(donor characteristics)不同的氮原子和磷原子。
然而,在涉及具有亞胺膦二齒配位體的后金屬配合物的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2、3和4)和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3和4)中,僅有乙烯低聚物或聚合物的聚合例。其中報告并沒有給出除乙烯以外的α-烯烴的聚合。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A-11-158213
專利文獻2:JP-T-2001-519841(本文中所用的術語"JP-T"意指PCT專利申請的公開日文譯文。)
專利文獻3:JP-T-2002-541275
專利文獻4:JP-T-2003-517062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Johnson L.K.,Killian C.M.,Brookhart M.,J.Am.Chem. Soc.,1995,117,6414.
非專利文獻2:Chunming Wang,Stefan Friedrich,Todd R.Younkin,Robert T.Li,Robert H.Grubbs,Donald A.Bansleben,and Michael W.Day, Organometallics,1998,17,3149.
非專利文獻3:Ping-Yung Shi,Yi-Hong Liu,Shie-Ming Peng and Shiuh-Tzung Liu,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2003,50,89.
非專利文獻4:Esther K.van den Beuken,Wilberth J.J.Smeets,Anthony L. Spek and Ben L.Feringa,Chem.Commun.,1998,223.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由本文中比較例所示,常規已知的亞胺膦后金屬配合物僅有效于α-烯烴 (特別是丙烯)的低聚化。從使用這些配合物作為α-烯烴聚合用催化劑的觀點,期望進一步的改進。
考慮到現有技術中關于具有亞胺膦二齒配位體的后過渡金屬配合物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形成金屬配合物的配位化合物,所述金屬配合物可生產α-烯烴的高分子量聚合物并可進一步使α-烯烴與丙烯酸酯共聚,并進一步提供包括配位化合物的聚烯烴聚合用催化劑和使用該催化劑的α-烯烴的聚合方法。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聚丙烯株式會社;日本聚乙烯株式會社,未經日本聚丙烯株式會社;日本聚乙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30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