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擴束光纖連接器和光纜組件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80051631.4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6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陸玉;杰倫·安東尼厄斯·瑪麗亞·杜伊斯;桑德爾·約翰內斯·弗洛爾斯;西蒙·彼得魯斯·安德里亞斯·巴塞洛繆斯·努烏絲 | 申請(專利權)人: | ADC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電子荷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6 | 分類號: | G02B6/3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美國賓夕***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連接器 光纜 組件 制造 方法 | ||
公開一種光纜和光纖連接器組件。在一個方面中,所述組件包括光纜、光纖梢頭和光學地耦合在光纜光纖和光纖梢頭之間的擴束光纖段。光纖梢頭具有沿著其長度不變的模場直徑并具有比光纜光纖更大的模場直徑。在另一方面中,光纜和光纖連接器組件包括安裝在光纜端部的光纖連接器。光纖連接器包括包含支撐在插芯內的擴束光纖段的插芯組件。擴束光纖段可構造為使得擴束光纖段首先被拋光并且然后被分裂至精確的節(jié)距長度。擴束光纖段可在插芯后面的接合位置處被熔接接合至單模光纖。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于2014年7月22日作為PCT國際專利申請遞交并且要求于2013年7月22日遞交的序列號為US61/857020的美國專利申請和于2013年7月22日遞交的序列號為US61/857015的美國專利申請的優(yōu)先權,所述美國專利申請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整體包含在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大體上涉及光纖通信系統(tǒng)。更具體地,本公開涉及光纖連接器、光纖連接器和光纜組件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服務提供者愿意為客戶提供高帶寬的通信容量(例如數(shù)據(jù)和音頻),因此光纖通信系統(tǒng)在某種程度上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光纖通信系統(tǒng)采用光纜網絡在相當長的距離上傳輸大容量的數(shù)據(jù)和音頻信號。光纖連接器是大多數(shù)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重要部分。光纖連接器允許兩個光纖快速地光學地連接和斷開。
典型的光纖連接器包括支撐在連接器殼體前端的插芯組件。所述插芯組件包括插芯和安裝在插芯后端的轂。彈簧用來將插芯組件相對于連接器殼體向前方偏壓。插芯用來支撐至少一個光纖的端部(在多纖插芯的情況下,多個光纖的端部被支撐)。插芯具有光纖的拋光端所位于的前端面。當兩個光纖連接器互連時,它們各自插芯的前端面相互抵靠并且插芯通過它們各自的彈簧負載被壓在一起。當光纖連接器連接時,它們各自的光纖同軸地對齊以使得光纖的端面彼此直接相對。以此方式,光學信號可穿過光纖的對齊的端面從光纖傳輸至光纖。對于多個光纖連接器類型,兩個光纖連接器之間的對齊通過采用接收連接器、對齊插芯并以相對于彼此連接的方向機械地保持連接器的光纖適配器提供。
連接器通常在工廠中通過直接端接工藝安裝在光纜上。在直接端接工藝中,連接器通過將光纜的光纖端部固定在連接器的插芯中而安裝在光纜上。在光纖的端部已經固定在插芯中之后,插芯的端面和光纖的端面被拋光和被以其它方式處理以在光纖的端部處提供可接受的光學接口。
連接器還可通過使用光學接合而被安裝在光纜上。光學接合可為機械接合或熔接接合。機械接合通常用于現(xiàn)場端接連接器。熔接接合可用來將光纜的光纖熔接接合至固定在插芯中的光纖梢頭梢頭的后端。公開號為US2014/0064665A1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了示例性的接合式(splice-on)連接器的構造。
需要在光纖連接器的不可匹配接口處用于減少信號損失的方法和結構。
發(fā)明內容
本公開的教導涉及用于在兩個光纖連接器之間的不可匹配(demateable)接口處增加光纖模場直徑以減少所述接口處的信號損失的方法和結構。
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涉及光纜和光纖連接器組件。所述組件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插芯、光纜光纖、具有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光纖梢頭以及光學地耦合在光纜光纖和光纖梢頭之間的擴束光纖段。光纖梢頭的第二部分從待接合的插芯的后端向后突出。在一個示例中,光纖梢頭具有沿其長度不變的模場直徑并且具有比光纜光纖更大的模場直徑。
本公開的另一個方面涉及光纜和光纖組件。所述組件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插芯、具有固定在插芯中的前部和從插芯的后端向后突出的后部的擴束光纖段、以及具有在插芯后端后面的接合位置處光學地耦合至擴束光纖段的單模光纖的光纜。
各種附加的方面將在下面的說明書中陳述。這些方面涉及單個特征和特征的組合。應理解的是,上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詳細描述均僅為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且不限制本文公開的實施例所依據(jù)的寬泛的發(fā)明構思。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ADC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電子荷蘭有限公司,未經ADC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泰科電子荷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16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