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送用于視頻系統的無損模式的信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51214.X | 申請日: | 2014-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69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向時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9/00 | 分類號: | H04N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送 用于 具有 無損 編碼 有損 視頻 系統 模式 信號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送用于編碼系統的有效的無損模式語法的信號發送的方法。該編碼系統支持無損編碼和有損編碼。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語法元素被包括于圖片級中,以指示若無損編碼被允許用于當前圖片,是否使用強制無損編碼模式。若第一語法指示強制無損編碼模式被選擇,則利用無損編碼來編碼圖片的切片中的所有編碼單元。若第一語法指示該強制無損編碼模式不被選擇,則根據第二語法元素指示每一個編碼單元是否利用無損編碼而編碼,編碼圖片的切片中的每一個編碼單元。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強制無損模式可在切片的基礎上應用于編碼單元。
交叉引用
本發明主張在2013年10月14日提出的申請號為61/890,360、名稱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Lossy&Lossless Video Coding”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因此在全文中合并參考該專利申請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支持用于屏幕內容編碼和范圍擴展的無損編碼和有損編碼的編碼系統,特別是有關于有效發送與無損模式相關的信號。
背景技術
高效視頻編碼(HEVC)為由視頻編碼標準開發聯合協作組(JCT-VC)開發的新一代國際視頻編碼標準。該標準是基于傳統的混合編碼方式的。根據HEVC,圖片被分割為多個非重疊的最大編碼單元,也稱為編碼樹單元。編碼單元的像素值在時間上或空間上進行預測。結果的殘差信號被轉換以用于進一步的殘差冗余。然后,變換系數被量化并被熵編碼。已重建的圖片自已解碼的殘差信號和預測信號而恢復。在重建之后,已重建的圖片由環內濾波來進一步處理,以減低編碼偽跡。圖1A~B分別描述了基于HEVC的編碼器和解碼器的示范性系統方框圖。
圖1A為包括環內處理的示范性自適應幀間(Inter)/幀內(Intra)視頻編碼系統的示意圖。對于幀間預測來說,運動估計/運動補償112基于自其它圖片的視頻數據提供預測數據。開關114選擇幀內預測110或幀間預測數據,并且已選擇的預測數據被提供至加法器116以形成預測誤差,也稱為殘差。然后,預測誤差由轉換118(在圖中表示為T)以及之后的量化120(在圖中表示為Q)處理。然后,已轉換和已量化的殘差由熵編碼器122編碼,以形成對應于已壓縮視頻數據的視頻比特流。然后,與殘差相關的比特流被封裝為(packed with)邊信息,例如與圖像區域相關的運動、模式、以及其他信息。邊信息也可熵編碼以降低需要的帶寬。相應地,如圖1A所示,與邊信息相關的數據被提供至熵編碼器122。在幀內模式中,已重建的區塊被用于形成空間相鄰區塊的幀內預測。因此,自重建128(在圖中表示為REC)的已重建區塊可被提供至幀內預測110。當使用幀間預測模式時,參考圖片也可在編碼器側被重建。因此,已變換和已量化的殘差由逆量化124(在圖中表示為IQ)和逆變換126(在圖中表示為IT)處理,以恢復殘差。然后,殘差被添加至在重建128處的預測數據136,以重建視頻數據。已重建的視頻數據可被存儲于參考圖片緩沖器134中,并用于其他幀的預測。
如圖1A所示,輸入的視頻數據在編碼系統中經過一系列的處理。由于一系列的處理,自重建128的已重建的視頻數據可遭受各種損害。相應地,在已重建的視頻數據被存入參考圖片緩沖器134之前,為改善視頻質量,各種環內處理被應用于已重建的視頻數據。在高效率視頻編碼標準中,去區塊處理模塊(deblocking(DF)processing module)130(在圖中表示為DF),采樣自適應偏移(Sample Adaptive Offset,SAO)處理模塊131(在圖中表示為SAO)可被開發以提供圖片質量。環內濾波信息可包括于比特流中,以使得解碼器可適當地恢復需要的信息。因此,自采樣自適應偏移的環內濾波信息被提供至熵編碼器122,以用于將該環內濾波信息包括于比特流中。在圖1A中,去區塊處理模塊130先被應用于已重建的視頻,以及然后采樣自適應偏移131被應用于已去區塊處理的視頻(例如,去區塊視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12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