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物聯網集成平臺的數據整合機制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50200.6 | 申請日: | 2014-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99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特洛伊努·馬吉·沙阿什;歐萊·沙阿什 | 申請(專利權)人: | 紐拉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5/16 | 分類號: | G06F15/16;G05B19/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陸文超;金旭鵬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聯網 集成 平臺 數據 整合 機制 | ||
一種通過物聯網(IoT)網絡對連接的IoT設備進行整合的方法被公開。該方法包括從連接到IoT集成平臺的數據源提取第一數據記錄;分析第一數據記錄以生成關于用戶上下文的派生的記錄;聚集第一數據記錄和派生的記錄到上下文分組的數據群;以及派生的記錄與在所述數據群中的其它數據記錄一起在集成界面上呈現。
相關申請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3年7月1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序列號61/845,369的權益,并且其主題通過引用被全部并入本文。
本申請要求于2013年8月1日提交的美國專利申請序列號13/957,259的權益,并且其主題通過引用被全部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涉及物聯網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物聯網(IoT)是指在網絡狀結構中設備和它們的虛擬表示。IoT設備的概念包括能夠經由網絡連接與服務器或移動應用進行通信的已聯網設備(“已連接的設備”)。聯網的設備可以包括無源和有源設備,其中無源設備可以通過與有源設備的交互實現網絡連接。IoT設備旨在實現物品和處理的用于智能感知、識別和管理的無處不在的連接。許多人認為IoT是繼計算機和因特網之后的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然而,IoT設備的管理的解決方案通常是垂直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技術,用于創建用于物聯網的集成平臺(下稱“該技術”)。該技術進一步增強了集成平臺,使其不僅連接到設備,還包括其它物理實體,例如地點和人(“聯網一切”)。該技術是一種消費者解決方案,以整合和自動化用戶的連接環境。該技術可識別和描述在消費者周圍的已連接的設備、與已連接的設備進行通信,以及創建在人物、設備、位置、數字通道或它們的任何組合之間的邏輯連接。
該技術可以由集成平臺實現。該集成平臺可包括整合界面、數據相關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和規則開發模塊。該整合界面是通過一個或多個聯網設備可訪問的中央界面。該整合界面可以包括交互式可視組件,其包括交互式用戶界面和地點、狀況和任務的視覺辨識,以及包括語音控制的交互式音頻組件、交互式手勢組件或它們的任意組合。該整合界面提供了單個界面以查看/編輯整合的數據并與聯網的設備進行交互。數據相關模塊將來自聯網設備的數據和元數據聯合以將這些數據和/或元數據與用戶關聯。數據分析模塊分析所收集的數據和元數據,以確定與用戶相關的特定的語義標簽或上下文。基于用戶配置文件、上下文、事件觸發、用戶行為、社交交互、用戶配置或它們的任何組合,規則管理模塊允許對聯網的設備的配置、調整和互動。該規則管理模塊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可互操作的規則中體現這些配置、調整和交互。這些可互操作的規則可以在已連接的設備上被執行。可互操作的規則可以參考任何節點被實現,例如任何人物、地點、設備、分組或其它實體、物件或物體。因為由數據分析模塊啟用的上下文辨識,對每個節點的一個或多個可互操作的規則可以在上下文中被設計和操縱。
除了或者代替上面所描述的,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具有其它的方面、元素、特征和步驟。這些潛在的補充和替換在整個說明書的其余部分被描述。
附圖說明
圖1A示出了提供給已連接的設備的垂直的解決方案的框圖。
圖1B示出了與垂直的解決方案配合操作的集成平臺的框圖。
圖2示出了物聯網(IoT)集成平臺系統的示例性系統環境的框圖。
圖3示出了IoT集成平臺系統的框圖。
圖4示出了在集成界面上的用于用戶賬戶的活動的生命線(lifeline)的圖示的用戶界面的示例,其與所公開的技術的各種實施方式一致。
圖5示出了計算機系統的示例形式的機器的圖示表示,一組指令可以在該計算機系統中被執行,用于使機器執行本文中討論的任何一種或多種方法或模塊。
圖6是無線設備的圖示表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紐拉公司,未經紐拉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502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