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軌道輪制動器的摩擦環體和軌道輪制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43301.0 | 申請日: | 2014-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9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亨里克·克勞澤;塞巴斯蒂安·維特;安德列亞斯·梅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滕法維萊運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65/12 | 分類號: | F16D65/12;F16D65/0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軌道 制動器 摩擦 | ||
1.一種用于布置到軌道車輛的軌道輪(1)的輪輻(2)處的、以便形成軌道輪制動器(100)的摩擦環體(10),其中,所述摩擦環體(10)具有一個從平面金屬材料中切出的摩擦環(11)和多個借助于材料配合的連接工藝布置到所述摩擦環(11)處的聯接體(12,13),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3)具有帶有平面平行的側面(19)的徑向的凹陷部(18),并且設有引導元件(20),所述引導元件形狀配合地保持在所述軌道輪(1)處,并且所述引導元件滑動地引入到所述聯接體(13)的徑向的凹陷部(18)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環(11)從平面鋼材料或平面鋁材料中切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形成冷卻體,通過所述冷卻體在將所述摩擦環體(10)布置到所述輪輻(2)處時能夠在所述摩擦環(11)和所述輪輻(2)之間構成冷卻空氣流。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形成連接體,經由所述連接體將所述摩擦環(11)聯接到所述輪輻(2)處。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形成連接體,經由所述連接體將所述摩擦環(11)聯接到所述輪輻(2)處。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聯接體(12,13)和所述摩擦環(11)之間的材料配合的連接具有釬焊連接或熔焊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聯接體(12,13)和所述摩擦環(11)之間的材料配合的連接具有釬焊連接或熔焊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2,13)從平面金屬材料中切出。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2,13)從平面金屬材料中切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2,13)從平面鋼材料或從平面鋁材料中切出。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環(11)和/或所述聯接體(12,13)借助于激光束切割方法、水射流切割方法或熱分離方法從平面金屬材料中切出。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環(11)和/或所述聯接體(12,13)借助于激光束切割方法、水射流切割方法或熱分離方法從平面金屬材料中切出。
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2,13)放置在所述摩擦環(11)的平坦的表面(14)上,或者所述聯接體(12,13)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摩擦環(11)的孔(15)中。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12,13)放置在所述摩擦環(11)的平坦的表面(14)上,或者所述聯接體(12,13)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摩擦環(11)的孔(15)中。
1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具有通道形的凹陷部(17),所述通道形的凹陷部借助于空氣流動實現對所述聯接體的對流冷卻。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摩擦環體(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體具有通道形的凹陷部(17),所述通道形的凹陷部借助于空氣流動實現對所述聯接體的對流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滕法維萊運輸有限公司,未經維滕法維萊運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4330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