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80042227.0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09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安田潤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3H9/72 | 分類號: | H03H9/72;H03H7/46;H03H9/25;H03H9/6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逸雪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1.一種分波裝置,具備:彈性波濾波器;和安裝所述彈性波濾波器的多層結構的安裝基板,其中,
所述彈性波濾波器具有:
第1壓電基板,其具有第1主面;
梯型的發送電路,其設于所述第1主面,具有串聯臂彈性波諧振器以及并聯臂彈性波諧振器;
第2壓電基板,其具有第2主面;和
縱耦合諧振器型的接收電路,其設于所述第2主面,
所述安裝基板具有:
第3主面;
與所述第3主面相反的一側的背面;
第1接地電極,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的在俯視觀察所述第3主面時與所述發送電路重合的位置;
第1背面接地電極,其設于所述背面上的在俯視觀察所述背面時與所述發送電路重合的位置;
第2接地電極,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的在俯視觀察所述第3主面時與所述接收電路重合的位置;
第2背面接地電極,其設于所述背面上的在俯視觀察所述背面時與所述接收電路重合的位置;
布線電極,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將所述第1接地電極和所述第2接地電極連接;
第1通孔電極,其設于所述安裝基板的內部,將所述第1接地電極和所述第1背面接地電極連接;和
第2通孔電極,其設于所述安裝基板的內部,將所述第2接地電極和所述第2背面接地電極連接,
所述第2通孔電極的每單位時間的傳熱量大于所述第1通孔電極的每單位時間的傳熱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布線電極設置在與所述發送電路對置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第2通孔電極向所述第3主面的投影面積大于所述第1通孔電極向所述第3主面的投影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第2通孔電極的數量比所述第1通孔電極的數量多。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第1壓電基板和所述第2壓電基板是同一壓電基板。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發送電路與第1通信標準對應,
所述彈性波濾波器還具有與不同于所述第1通信標準的第2通信標準對應的第2發送電路,
所述安裝基板還具有:
第3接地電極,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的與所述第2發送電路對置的位置;和
第2布線電極,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將所述第3接地電極和所述第2接地電極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第1通孔電極具有:貫通所述安裝基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個第1電極部,
所述第2通孔電極具有:貫通所述安裝基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多個第2電極部,
俯視觀察所述第3主面時的所述布線電極的最小寬度大于所述第1電極部向所述第3主面的投影的內切圓的最大直徑,且大于所述第2電極部向所述第3主面的投影的內切圓的最大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分波裝置還具備:密封構件,其設于所述第3主面上以覆蓋所述彈性波濾波器。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波裝置,其中,
所述安裝基板是交替層疊電極層和多個電介質層而形成的層疊基板,
所述第2通孔電極具有:貫通所述多個電介質層的全部層的多個第2電極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422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位置確定的信標扇區化
- 下一篇:接入終端有條件地開始延遲切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