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燈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38487.0 | 申請日: | 2014-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589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河村和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1S41/00 | 分類號: | F21S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11256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燈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改進的車輛用燈體。
背景技術
車輛具有用于照射車輛的周緣的車輛用燈體。作為車輛用燈體有關的現有技術,存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作為車輛用燈體而示出了頭燈。頭燈由支承有光源的燈具箱、安裝于該燈具箱且覆蓋光源的透鏡、和設置于這些燈具箱與透鏡之間且支承于燈具箱的框狀的裝飾部件構成。
通常,裝飾部件經由緊固部件支承于燈具箱。使用多個緊固部件以能夠將裝飾部件固定于燈具箱的正確的位置。因此,部件件數增加,且在車輛用燈體的組裝作業中需要大量工時。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261303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部件件數少且易于組裝的車輛用燈體。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用燈體,由支承有光源的燈具箱、安裝于該燈具箱且覆蓋上述光源的透鏡、和設置于這些燈具箱與透鏡之間且支承于上述透鏡的框狀的裝飾部件構成,其特征在于,從正面觀察上述透鏡,在上述透鏡的上部形成有用于限制上述裝飾部件沿上述透鏡的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動的移動限制部,上述裝飾部件在上述透鏡的下部,通過1根緊固部件緊固于上述透鏡,并且當將上述透鏡的寬度方向作為基準時在夾著上述緊固部件的至少2個位置,上述裝飾部件被上述燈具箱及上述透鏡夾入。
優選的是,上述移動限制部形成有多個。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中,通過移動限制部限制裝飾部件沿透鏡的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的移動。而且,裝飾部件被燈具箱及透鏡夾入從而限制沿前后方向的移動。即,使用透鏡及燈具箱,能夠限制裝飾部件的沿寬度方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動。因此,即使在通過1根緊固部件而將裝飾部件緊固于透鏡的情況,裝飾部件也被可靠地固定。與使用多個緊固部件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部件件數,并且能夠容易地組裝車輛用燈體。
而且,在本發明中,移動限制部形成有多個。由此,能夠更可靠地防止裝飾部件的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搭載有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頭燈的車輛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頭燈的主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的頭燈的分解圖。
圖4是沿圖2的4-4線的剖視圖。
圖5是沿圖2的5-5線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2的6-6線的剖視圖。
圖7是沿圖2的7-7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基于附圖以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另外,說明中,左右是指將車輛的乘員作為基準的左右,前后是指將車輛的行進方向作為基準的前后。另外,圖中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從乘員觀察的左,R表示從乘員觀察的右,Ce表示車寬中心,Ou表示車寬外側,Up表示上,Dw表示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在形成車輛10的骨架的車身11的前部安裝有左右頭燈單元20、20(車輛用燈體20、20)。在左頭燈單元20的下方安裝有左霧燈單元60。相同地,在右頭燈單元20的下方安裝有右霧燈單元60。
基于本發明的左右頭燈單元20、20形成為左右對稱,但基本的構造是相同的。以下,將左側的頭燈單元20為例詳細地說明。關于右側的頭燈單元20省略說明。
如圖2及圖3所示,頭燈單元20由安裝于車身(圖1、附圖標記11)并且內置有光源21、22的燈具箱30、覆蓋該燈具箱30且向車外側露出的透鏡40、和安裝于該透鏡40的框狀的裝飾部件50構成。
尤其是如圖3所示,樹脂制的燈具箱30由箱底部31和與該箱底部31的外周緣連續而形成的箱壁部32構成。箱壁部32朝向透鏡40,向前方(附圖近前)立起。
在箱底部31形成有兩個光源安裝孔31a、31b。在這些光源安裝孔31a、31b中分別安裝有光源21、22。當將安裝于車身的狀態作為基準時車寬中央側的光源21為轉向燈,車寬外側的光源22為前照燈。
在箱壁部32的外緣上,在整體范圍內斷斷續續地形成有用于卡定透鏡40的透鏡卡定部32a。在這些透鏡卡定部32a之間,在3個位置形成有通過螺紋件26而將透鏡40緊固于燈具箱30的透鏡緊固部32b。這些透鏡緊固部32b在箱壁部32的下部兩端形成于2個位置,并且在上部中央形成于1個位置。
透鏡40為樹脂制的部件,由以與燈具箱30抵接的方式在外周緣連續地形成的透鏡腿部41、從該透鏡腿部41立起的透鏡壁部42、和以覆蓋該透鏡壁部42的前端的方式形成且向車身外部露出的透鏡頂部43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384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