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以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30921.0 | 申請日: | 2014-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287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奧村雄志;野中嘉治;荻野智行;西部祥平;莊司恭敏;渡邊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1D53/14 | 分類號: | B01D53/14;B01D53/62;C01B32/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日本兵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氧化碳 分離 回收 系統 以及 方法 | ||
1.一種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
是使用二氧化碳的吸附材料從含有二氧化碳的被處理氣體中分離二氧化碳,且使吸附二氧化碳后的所述吸附材料再生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具備:
通過所述吸附材料吸附所述被處理氣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被去除二氧化碳的所述被處理氣體的吸附塔;
通過使脫附用水蒸汽冷凝于吸附了二氧化碳的所述吸附材料,以此使二氧化碳從所述吸附材料脫附的再生塔;
通過干燥用氣體使脫附了二氧化碳的所述吸附材料中包含的冷凝水蒸發為水蒸汽,并將所述吸附材料干燥至含水率達到極限含水率或其以上的規定值時結束干燥,而將干燥后的所述吸附材料排出的干燥塔;
將從所述干燥塔排出的所述吸附材料直接向所述吸附塔移送的移送單元而無需在所述干燥塔的下游配備冷卻塔;和
干燥塔控制單元,所述干燥塔控制單元以使所述干燥塔的出口的所述吸附材料的溫度達到與所述吸附材料的極限含水率相對應的溫度的形式,控制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中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極限含水率是從定率干燥期間向減率干燥期間過渡時的含水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檢測所述干燥塔內的所述吸附材料的溫度的溫度計;
所述干燥控制單元還形成為如下結構:
以使由所述溫度計檢測的溫度達到與所述吸附材料的極限含水率相對應的溫度的形式調節所述干燥用氣體的供給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內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塔為使所述吸附材料形成為移動床的移動床式,
還具備檢測所述干燥塔的出口附近的所述吸附材料的溫度的溫度計;
所述干燥塔控制單元形成為如下結構:
以使由所述溫度計檢測的溫度達到與所述吸附材料的極限含水率相對應的溫度的形式調節所述干燥用氣體的供給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內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檢測從所述干燥塔排出的排氣中的水分量的水分量計;
所述干燥塔控制單元還形成為如下結構:
以使由所述水分量計檢測的水分量達到向所述再生塔供給的所述脫附用水蒸汽的水分量的形式調節所述干燥用氣體的供給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內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檢測所述干燥塔內的所述吸附材料的含水率的含水率計;
所述干燥塔控制單元還形成為如下結構:
以使由所述含水率計檢測的含水率達到極限含水率或其以上的規定值的形式調節所述干燥用氣體的供給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內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塔為使所述吸附材料形成為移動床的移動床式,
還具備檢測所述干燥塔的出口附近的所述吸附材料的含水率的含水率計;
所述干燥塔控制單元還形成為如下結構:
以使由所述含水率計檢測的含水率達到極限含水率或其以上的規定值的形式調節所述干燥用氣體的供給流量、所述干燥用氣體的溫度以及所述吸附材料在所述干燥塔內的滯留時間中的至少一個。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用氣體為送至所述吸附塔之前的所述被處理氣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還具備將從所述干燥塔排出的所述被處理氣體向所述吸附塔供給的被處理氣體流路。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二氧化碳分離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塔、所述再生塔以及所述干燥塔為使所述吸附材料形成為移動床的移動床式;
所述吸附塔和所述干燥塔形成為一體結構;
還具備將從所述再生塔排出的所述吸附材料向所述干燥塔移送的移送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309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