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鏈路聚合組的對話敏感收集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23115.0 | 申請日: | 2014-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1227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P.薩特斯蒂斯;J.發卡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891 | 分類號: | H04L12/891;H04L12/823;H04L12/80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紅;付曼 |
| 地址: | 瑞典斯***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鏈路聚合組 數據流 對話 對話標識符 服務標識符 網絡裝置 聚合器 敏感 客戶端 鏈路級 鏈路 丟棄 關聯 分配 服務 | ||
一種方法由網絡裝置執行用于實現在鏈路聚合組的鏈路的端口上接收的幀的對話敏感收集。網絡裝置執行聚合器以便為聚合器客戶端收集幀,其中每個幀與服務標識符和對話標識符關聯。服務標識符標識在服務的鏈路級的數據流。對話標識符標識在鏈路聚合組級的數據流,其中每個對話數據流由幀的有序序列組成,并且其中對話敏感收集通過丟棄未分配給端口的對話的幀來保持有序序列。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般涉及鏈路聚合,并且更具體地說,涉及用于鏈路聚合組(LAG)的對話敏感收集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如圖1A中所圖示的,鏈路聚合是用于聚合網絡中一對節點120、122之間多個鏈路以實現在參與鏈路聚合組(LAG) 101中的每一個鏈路上傳送用戶數據的網絡配置和過程(例如參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標準802.1AX)。以這種方式聚合多個網絡連接可增大吞吐量超過單個連接能承受的,和/或可用于在鏈路之一故障的情況下提供彈性。“分布式彈性網絡互連”(DRNI) 102(參見IEEE 802.1AX-REV/D1.0的條款8)規定對鏈路聚合的擴充,以便能夠在甚至多于兩個節點之間(例如在圖1B中所圖示的四個節點K、L、M和O之間)的網絡接口上使用鏈路聚合。
如圖1B中所示出的,LAG形成在網絡150與網絡152之間。更確切地說,LAG形成在LAG虛擬節點或“門戶”112、114之間。第一LAG虛擬節點或門戶112包含第一節點(K)和第二節點(L)。第二LAG虛擬節點或門戶114包含第三節點(M)和第四節點(O)。這些節點也可被稱為“門戶系統”。要指出,第一LAG虛擬節點或門戶112和第二LAG虛擬節點或門戶114在門戶中可包含單個節點或多于兩個節點。LAG節點K和M作為對等節點連接,并且LAG節點L和O也作為對等節點連接。在此申請中所使用的“LAG虛擬節點”指的是上面討論的IEEE文檔中的DRNI門戶(即,對它們的相應對等表現為單個節點的兩個或更多節點)。此外,虛擬節點或門戶112“包含”兩個節點K、L的表述意味著,虛擬節點或門戶112由節點K、L仿真,這可被稱為“仿真系統”。類似地,虛擬節點或門戶114“包含”兩個節點M、O的表述意味著,虛擬節點或門戶114由節點M、O仿真。要指出,鏈路聚合組161也形成在K-M與L-O鏈路之間。
參與LAG中的多個節點對LAG中它們的對等伙伴看起來是具有單個系統ID的相同虛擬節點或門戶。系統ID用于標識每個節點(例如節點K、節點L、節點M和節點O)。系統ID包含在在LAG的各個伙伴節點之間(例如在K與M之間或在L與O之間)發送的鏈路聚合控制協議數據單元(LACPDU)中。系統ID可基于門戶的組成節點的標識符,使用任何單獨標識符或它們的任何組合生成。可前后一致地生成對應LAG虛擬節點或門戶的公共和唯一系統ID。從而,如圖1B中所示出的,節點K和節點L屬于同一網絡150,并且它們是同一DRNI門戶112(即,同一LAG虛擬節點)的一部分,并且對于仿真LAG虛擬節點112使用“K”的公共系統ID。類似地,網絡152的節點M和O被節點K和L看作具有系統ID“M”的單個LAG虛擬節點或虛擬114。
圖1B還示出了具體裝置的DRNI鏈路分配(參見圖1B中的K與M之間的加粗鏈路)。接口的服務分配可涉及虛擬局域網(VLAN),并且服務的標識符可以是VLAN標識符(VID),諸如服務VID(即“S VID”)(通常標識網絡到網絡接口(NNI)上的服務)或顧客VID(即“C-VID”)(通常標識用戶到網絡接口(UNI)上的服務)。(要指出,B-VID與S-VID難以區分,因為他們具有相同以太網類型。)在圖1B的示例中,服務被分配給上鏈路(在上節點K、M之間)。上鏈路從而被選擇作為“工作”鏈路,并且下鏈路(在節點L、O之間)是“備用”鏈路或“保護”鏈路。服務鏈路分配,即對于在前向和后向方向的幀傳送使用相同物理鏈路是高度期望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未經瑞典愛立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231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