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有三價金屬的鈦和鈮混合氧化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80007127.4 | 申請日: | 2014-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68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L·布阿尼克;J-F·科林;M·雷伊 | 申請(專利權)人: | 原子能與替代能源委員會 |
| 主分類號: | C01G33/00 | 分類號: | C01G33/00;H01M4/48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劉妍珺 |
| 地址: | 法國*** | 國省代碼: | 法國;F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有 金屬 混合 氧化物 |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鋰的、含有三價金屬的鈦鈮混合氧化物。
本發明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能量儲存,更具體地,涉及可用于鋰電池生產的電極材料的開發。
現有技術
鋰蓄電池越來越多用于存儲電能,從而來提供獨立的電源,特別是在便攜式設備中。它們包括一正電極和一負電極,其具有一電極隔板,以確保位于兩者之間的Li+離子的傳導。
鋰蓄電池由于其更優越的質量和體積能量密度,正逐步取代鎳-鎘(Ni-Cd)和鎳-金屬氫化物(Ni-MH)蓄電池(能量密度與完整的鋰離子電池質量相關)。
事實上,盡管以前第一代鋰離子蓄電池有大約85Wh/kg的能量密度,而最新一代接近200Wh/kg,也就是說,遠遠超過了鎳氫蓄電池的能量密度(100Wh/kg)和鎳鎘蓄電池的能量密度(50Wh/kg)。
因此,下一代鋰蓄電池不僅能夠拓寬其應用領域,而且還會激發新的電極材料的開發,通過提高能量與質量和/或體積單元的比例,以進一步提高其性能。
通常地,活性正極材料為層狀化合物,例如LiCoO2,LiNiO2以及Li(Ni,Co,Mn,Al)O2類型的混合氧化物,或者,具有組成接近于LiMn2O4的尖晶石結構化合物。
活性負電極材料一般是基于碳(石墨,焦炭等)。然而它們可以是Li4Ti5O12尖晶石類型或一種與鋰形成合金的金屬(錫,硅等)。這類化合物的理論和實際的比容量,石墨的數量級大約為370mAh/g,而氧化鈦的數量級大約為175mAh/g。
某些材料如化合物Li4Ti5O12具有相對較高的工作電位,大約為1.6伏,這使得它們非常安全。因此它們在電力應用中可以用作負極材料,特別是當它們還具有非常良好的高倍率循環性能時,盡管與石墨相比,它們的容量較低。
因為鈮具有接近于鈦的工作電位,對Li4Ti5O12化合物的替代物作為電極材料的搜尋,已使鈮的氧化物以及混合的鈦鈮氧化物得以開發。還應注意的是,鈮在每個金屬中心能夠交換2個電子(NB5+/NB3+)。
具體地,現有技術中此類鈦鈮混合氧化物是以下幾種:
-ATiNbO5型層狀氧化物(A=H,Li),以及相應的壓縮(condensed)相Ti2Nb2O9,(Colin等,一種新型分層鈦鈮酸鹽LiTiNbO5:拓撲合成和電化學與鋰的比較(“A?Novel?Layered?Titanoniobate?LiTiNbO5:Topotactic?Synthesis?and?Electrochemistry?versus?Lithium”),Inorg.Chem.,45,7217-7223,2006;Colin等,具有通道結構的鋰嵌入定向納米多孔氧化物:Ti2Nb2O9(“Lithium?Insertion?in?an?Oriented?Nanoporous?Oxide?with?a?Tunnel?Structure:Ti2Nb2O9”),Chem.Mater.,20,1534-1540,2008;Colin等,新型鈦鈮酸鹽(Li,H)2TiNbO5和(Li,H)3TiNbO5:合成,結構和性能(“New?titanoniobates(Li,H)2TiNbO5and(Li,H)3TiNbO5:synthesis,structure?and?properties”),J.Mater.Chem.,18,3121-3128,200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原子能與替代能源委員會,未經原子能與替代能源委員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071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硬性粘合劑
- 下一篇:形成導軌接頭的方法和導軌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