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清潔空氣入口腔室的呼吸面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06160.5 | 申請日: | 2014-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555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加里·E·德懷爾;威廉·A·米特爾施泰特;卡爾·W·賴內斯三世;內森·A·埃布爾;戴維·M·布隆貝格;邁克爾·J·考維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3M創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18/02 | 分類號: | A62B18/02;A62B1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顧紅霞;彭會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一腔室 第二腔室 呼吸面罩 連通 呼吸空氣 連通部件 面罩主體 清潔空氣 入口腔室 源部件 流體 攝入 吸入 佩戴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限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呼吸面罩主體。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面罩主體包括一個或多個入口,該一個或多個入口適于接收與第一腔室連通的一個或多個呼吸空氣源部件,并且流體攝入連通部件允許空氣在由佩戴者吸入期間從第一腔室至第二腔室的連通。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呼吸防護裝置,尤其是呼吸防護裝置的面罩主體,該面罩主體限定與第一空氣入口和第二空氣入口連通的第一空氣腔室,和限定佩戴者的可呼吸空氣區的第二腔室。
背景技術
呼吸防護裝置常常包括面罩主體和附接到該面罩主體的一個或多個濾筒。面罩主體佩戴在個人面部、鼻部和嘴部上,并且可以包括覆蓋頭部、頸部或在一些情況下覆蓋其他身體部位的部分。在穿過設置在濾筒中的過濾介質之后,清潔空氣變得為佩戴者可用。在負壓呼吸防護裝置中,利用佩戴者在吸入期間產生的負壓通過濾筒吸取空氣。來自外部環境的空氣穿過過濾介質并且進入面罩主體的內部空間,空氣可能在該內部空間由佩戴者吸入。
各種技術已經用于將濾筒或過濾元件附接到呼吸器。濾筒常常通過例如螺紋接合、卡口接合或其它接合來連接至面罩主體的入口。就設置兩個筒為佩戴者過濾空氣的雙筒呼吸防護裝置而言,濾筒常常連接至定位為靠近面罩的每個臉頰部分、遠離面罩的中心部分的進氣口,使得筒在佩戴者頭部的側面處向外延伸。常常為每個進氣口提供吸入止回閥,使得空氣可通過遠離中心部分且(例如)靠近面罩主體的每個臉頰部分的進氣口從濾筒遞送到呼吸區中。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包括面罩主體和流體攝入連通部件的呼吸面罩,該面罩主體限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具有適于接收第一呼吸空氣源部件和第二呼吸空氣源部件的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腔室與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流體連通,并且第二腔室限定用于佩戴者的可呼吸空氣區,并且流體攝入連通部件被構造成允許空氣在由佩戴者吸入期間通過吸入口從所述第一腔室至所述第二腔室的連通。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面罩主體包括將面罩主體劃分成左半部和右半部的中心軸線,并且流體攝入連通部件定位為靠近中心軸線。
本公開還提供負壓呼吸面罩,該負壓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體,該面罩主體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所述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在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處附接到面罩主體;內壁,該內壁將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劃分開;以及吸氣閥,該吸氣閥在面罩主體的中心部分處定位在內壁上。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各自具有與第一腔室流體連通的出口,第二腔室限定用于佩戴者的可呼吸空氣區,并且吸氣閥允許空氣在由佩戴者吸入期間從第一腔室至第二腔室的連通。
上述發明內容并非旨在描述每個公開的實施例或每種實施方式。以下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更具體地舉例說明了例示性實施例。
附圖說明
本公開將參照附圖得到進一步的闡明,其中在此若干視圖中的類似結構由類似數字指代,并且其中:
圖1a是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呼吸防護系統的前透視圖。
圖1b是根據本公開的呼吸防護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該呼吸防護裝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面罩主體。
圖2a是根據本公開的示例性呼吸防護系統的前透視圖,該呼吸防護系統包括關閉閥。
圖2b是根據本公開的呼吸防護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該呼吸防護裝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關閉閥的面罩主體。
圖2c是根據本公開的呼吸防護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部分剖視透視圖,該呼吸防護裝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處于打開位置的關閉閥的面罩主體。
圖2d是根據本公開的呼吸防護裝置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部分剖視透視圖,該呼吸防護裝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及處于閉合位置的關閉閥的面罩主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3M創新有限公司,未經3M創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061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協作傳輸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多晶陶瓷、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