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和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80002246.0 | 申請日: | 2014-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429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鹽崎朝樹;杉田康成;遠藤一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正極活性物質層 正極 正極集電體 三聚氰胺 正極活性物質 酸鹽 |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10)具備:正極集電體(20)、和形成于正極集電體(20)上的正極活性物質層(22),正極活性物質層(22)具有:正極活性物質(24)、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鹽即三聚氰胺?酸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和使用其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背景技術
已知有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中,為了抑制正極活性物質與非水電解液的放熱反應,使用含磷化合物。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通過使磷酸酯以相對于非水電解液的總量為15質量%以上溶解,從而抑制正極活性物質與非水電解液的放熱反應。另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通過在正極合劑中添加6質量%以上的多磷酸、或膦腈衍生物等,從而可以抑制正極活性物質與非水電解液的放熱反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13190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25121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通過使大量的磷酸酯溶解于非水電解液中,引起非水電解液的離子傳導率的降低、磷酸酯與負極的副反應,輸入輸出特性、充放電效率等降低。另外,由于在正極合劑中添加大量的多磷酸等,所以輸入輸出特性、充放電效率降低。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安全性、輸入輸出特性和充放電效率優異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和使用其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具備:正極集電體、和形成于正極集電體上的正極活性物質層,正極活性物質層具有:正極活性物質、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鹽即三聚氰胺-酸鹽。
另外,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具備正極、負極和非水電解質,正極包括正極集電體、和形成于正極集電體上的正極活性物質層,正極活性物質層具有正極活性物質、以及由三聚氰胺和酸形成的鹽即三聚氰胺-酸鹽。
本發明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和使用其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輸入輸出特性優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的一例的部分剖切圖。
圖2為對于實施例和比較例、示出DSC的放熱行為的圖。
圖3為對于實施例和比較例、示出DSC的測定結果中的放熱開始溫度、峰溫度和放熱量的圖。
圖4為對于實施例和比較例、示出初始充放電曲線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例如具有如下構成:正極和負極介由分隔件卷繞或層疊而成的電極體、和非水電解質被收納于外殼體。以下,對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各構成構件進行詳述。
〔正極〕
圖1為正極10的部分剖切圖。正極10由金屬箔等正極集電體20、和形成于正極集電體20上的正極活性物質層22構成。正極集電體20可以使用在正極的電位范圍內穩定的金屬箔、或將在正極的電位范圍內穩定的金屬配置于表層而成的薄膜等。作為在正極的電位范圍內穩定的金屬,使用鋁(Al)是適合的。正極活性物質層22除了正極活性物質24之外,還包含導電劑26、粘結劑28和三聚氰胺-酸鹽30等,其為將它們在適當的溶劑中混合、涂布于正極集電體20上、然后進行干燥和壓延從而得到的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洋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洋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800022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