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鹽堿地濾水管網排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73380.5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088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祖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77/00 | 分類號: | A01B7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榮 |
| 地址: | 2012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堿地 水管 網排鹽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鹽堿地治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排鹽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鹽堿地濾水管網排鹽系統。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指土壤含有過量可溶性鹽類的土地,土地鹽堿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鹽過高,在強烈的地表蒸發作用下,地下淺層水經毛細管輸送到地表被蒸發掉,毛細管向地表輸水的過程中,也把水中的鹽分帶到地表,水被蒸發后,土壤鹽分通過毛細管作用上升并積聚于土壤表層,鹽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淺層土壤中,這樣積累的鹽分多了,又沒有足夠的淡水稀釋并將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鹽堿化。土壤鹽堿化是一個世界性的生態難題,根據世界糧農組織和科教組織的統計,全球鹽堿化土地約9.5億公頃,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0%,而且土壤次生鹽堿化面積不斷增加,每年約有1000萬公頃土地與土壤的次生鹽堿化撂荒丟棄。我國的各類鹽堿土地達1億公頃,鹽漬土是我國重要土地資源的一部分,荒地資源中鹽漬土占有很大比例。
臨港新城為較典型濱海鹽堿地,鹽分來源主要為海水,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于2000年12月25日~2003年3月15日,完成了臨港新城一期土壤的42個樣點、17個樣區的51個樣品,共93個土樣的野外采集、實驗室測試分析和整理總結。檢測結果表明:臨港新城土壤質地總體偏粘,土壤酸堿度偏高,59.14%土壤為8.0~8.5屬堿性土壤,39.78%土壤為8.5~9.0屬強堿性土壤;土壤有機質總體含量不高,86%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小于20克每千克;土壤離子濃度、鹽分總量高低相差懸殊,正常土壤鹽分總量為0.5~1克每千克,最高可達8.1克每千克;在高鹽分土壤的鹽分組成中,80%以上是對園林植物生長有害的氯化鈉。
由于鹽堿地土壤內大量鹽分的積累,會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狀的惡化:結構粘滯,通氣性差,容重高,板結緊實,土溫上升慢,土壤中好氣性微生物活動性差,水分釋放慢,滲透系數低,毛細作用強,更導致表層土壤鹽漬化的加劇。這對園林植物的生長十分不利,尤其是影響新栽植物的新根萌發。鹽堿對植物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土壤含鹽量過高,尤其在干旱季節,會傷害植物細胞、胚軸組織;影響植物正常營養吸收;影響植物的氣孔關閉造成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目前,國內針對鹽堿地的改良方法主要有物理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及水利改良等四種方法。在綠化工程中,降低綠化成本,加快綠化速度,提高美化效果,是評價鹽堿地區綠化工程效果的主要指標。上述改良方法各有利弊,而在眾多的改土措施中,關鍵的是遵循水鹽運動的規律,培肥地力,保持客土的長效,合理灌溉,有效排水,減少徑流,增加重力水,切斷毛管水。例如,大穴整地、淡水洗鹽的工程措施,見效較快,綠化美化效果好,成本相對較低,而且這種處理方法又是以水專業為主的排鹽處理工藝,故認為是給排水專業尤其掌握的排鹽技術重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鹽堿地濾水管網排鹽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鹽堿地濾水管網排鹽系統,該系統包括排鹽單元及設置在排鹽單元上的多個排水檢查井,所述的排鹽單元沿鹽堿地綠化方向布置,并且所述的排鹽單元設置在鹽堿地綠化層下部,所述的排鹽單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厚碎石墊層、反濾層及種植層,所述的厚碎石墊層中設有濾水管,所述的反濾層采用土工布包邊,所述的種植層中可種植喬木植物,所述的排鹽單元的兩側還設有車道側石。
所述的濾水管距離地面的距離為0.8~1.2m。
所述的濾水管的布設密度為間距10~15米。
所述的濾水管的鋪設坡度為0.2~0.4%。
所述的濾水管為UPVC透水塑料管,該透水塑料管的直徑為150mm或100mm。
所述的厚碎石墊層中碎石的粒徑為2~5mm。
所述的排鹽單元上相鄰兩排水檢查井的間距為30~40m。
所述的排水檢查井為塑料排水觀察井,該塑料排水觀察井的井蓋為PVC-U井蓋,所述的排水檢查井中還設有300mm的沉砂槽,間隔一定距離,經過排水檢查井沉砂后,接入市政雨水管道。
所述的種植層的地形高出車道側石10~15cm。
本實用新型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增加管徑較大的澆灑給水管,以便后期能夠通過澆灑給水管及時澆透綠地,能夠適用于所有鹽堿地綠化栽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浦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7338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耕地播種一體化推車
- 下一篇:一種電動提升牽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