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顯微鏡自動對焦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71992.0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11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賈聰;王梓毅;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G02B21/24 | 分類號: | G02B21/2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微鏡 自動 對焦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顯微鏡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微鏡自動對焦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科研工作之中,顯微鏡是必不可少的科學觀測儀器,以地質研究為例,礦物鑒定、包裹體觀測等工作往往都需要顯微鏡參與。在使用顯微鏡時需要操作者調節對焦螺旋,增加或減小物鏡到樣品的距離,從而使焦點對準待觀測樣品。但實際應用之中,操作者如果經驗不足,往往無法確定焦點的位置,在對焦時不能清楚判斷應該增大還是減小物鏡到樣品的距離,造成一定的不便,另外,對于一些高倍短焦鏡頭,由于其鏡筒過長,如果對焦前焦點已經在待觀測樣品下方,操作者仍然升高載物臺或降低鏡筒,減小物鏡到待觀測樣品的距離,會造成鏡筒壓壞待觀測樣品,在初學者使用顯微鏡過程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如果顯微鏡能夠自動完成對焦這一程序,將避免對焦時的不便和待觀測樣品被壓壞的情況發生,傳統顯微鏡還不具備自動識別焦點位置并自動對焦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顯微鏡不能自動識別焦點位置并自動對焦,從而導致對焦時的不便和待觀測樣品被壓壞的問題,提供一種顯微鏡自動對焦控制裝置,?實現自動對焦的功能,并防止物鏡鏡筒壓壞待觀測樣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微鏡自動對焦控制裝置,包括透明塊、自下到上傾斜貫穿透明塊內部的透明紅色條帶、分光棱鏡、第一全反射棱鏡、第二全反射棱鏡、凸透鏡、光敏電阻盒、電動機控制電路、電動機,透明塊設置在顯微鏡物鏡下方的載物臺上,顯微鏡物鏡上方設置分光棱鏡,分光棱鏡的一側設置第一全反射棱鏡,自分光棱鏡出射的第一路光線經過第一全反射棱鏡后射入顯微鏡的目鏡,分光棱鏡的另一側設置第二全反射棱鏡,凸透鏡位于第二全反射棱鏡的上方,自分光棱鏡出射的第二路光線經過第二全反射棱鏡后射入凸透鏡,該凸透鏡將第二路光線轉換為平行光,光敏電阻盒設置在該凸透鏡的上方,光敏電阻盒包括光敏電阻一和光敏電阻二,光敏電阻一、光敏電阻二分別與透明塊中的透明紅色條帶下端所在一側、透明紅色條帶上端所在一側的位置相對應,電動機控制電路的一端與光敏電阻一、光敏電阻二相連,電動機控制電路的另一端與電動機相連,電動機的轉軸與顯微鏡對焦螺旋的轉軸連接。
按上述技術方案,透明塊為長方體,所述透明紅色條帶與透明塊的下端面之間角度為30°~60°。
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電動機控制電路包括,電源的正極與電阻R471連接,R471的另一端與單刀雙擲開關K41的靜觸點連接,K41的第一動觸點D411與電阻R473的一端連接,K41的第二動觸點D412與電阻R474的一端連接,單刀雙擲開關K42的靜觸點與電動機M48的一端連接,K42的第一動觸點D421與R473的另一端連接,K42的第二動觸點D422與R473的一端連接,M48的另一端與單刀雙擲開關K43的靜觸點連接,K43的第一動觸點D431與繼電器Q46的一端連接,K43的第二動觸點D432與R474的另一端連接,Q46的另一端與Q45的一端連接,Q45的另一端與電阻R472的一端連接,R472的另一端與繼電器Q441的一端連接,Q441的一端與繼電器Q442的一端連接,Q441的另一端與光敏電阻R251的一端連接,R251的另一端與R473的一端連接,Q442的另一端與光敏電阻R252的一端連接,R252的另一端與R474的一端連接,電源的負極與開關K401的靜觸點連接,K401的動觸點與激光接收器J16的一端連接,J16的另一端與R473的另一端連接,K401的動觸點與激光發射器L15的一端連接,L15的另一端與Q46的一端連接,L15和J16固定在載物臺上,且位于物鏡鏡筒兩側。
按上述技術方案,電動機的轉軸與顯微鏡對焦螺旋的轉軸通過變速齒輪組連接。
按上述技術方案,還包括插板,透明塊設置在插板的頭部,顯微鏡載物臺為圓形,它的上端面沿徑向設置軌道,軌道的一端設置在顯微鏡載物臺的中心,軌道長度與載物臺半徑相同,軌道寬度與插板板身的寬度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719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搖桿式萬向勾頭內窺鏡
- 下一篇:一種均勻介質反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