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乘客輸送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869917.0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893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菊池孝幸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東芝電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6B23/00 | 分類號: | B66B23/00;B66B29/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戚宏梅;楊謙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乘客 輸送 | ||
相關申請的引用:本申請以日本專利申請2014-135999號(申請日:2014年7月1日)為基礎,主張該申請的優(yōu)先權(quán)利益。本申請通過參照該申請而包含該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乘客輸送機。
背景技術
在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乘客輸送機兩端的乘降口,覆蓋機械室等的乘降板載置在與建筑物的地板面相同的面上。
以往,在該乘降板的上表面,為了防止乘客滑倒而設置有防滑的凹凸。
如上述那樣,通過在乘降板的上表面設置凹凸能夠防止乘客滑倒,但需要在即使如此乘客還是跌倒的情況下能夠可靠地預防跌倒時受傷。
實用新型內(nèi)容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乘客輸送機,能夠在乘降板上進一步確保乘客的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1為一種乘客輸送機,具有:金屬制的乘降板,配置在梯級的乘降口;以及接縫部件,設置在上述乘降板的兩側(cè)部,由軟性材料形成。
技術方案2為,在技術方案1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上述乘降板載置在桁架的頂棚部。
技術方案3為,在技術方案1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在上述桁架的上述頂棚部的左右兩側(cè)部,設置有對上述接縫部件進行支撐的支撐部件。
技術方案4為,在技術方案3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上述接縫部件的外端部向下方折彎而形成插入部,在上述支撐部件形成有承受上述插入部的支撐凹部。
技術方案5為,在技術方案4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上述接縫部件具有:與上述乘降板的邊緣部卡合的卡合凹部;以及從上述卡合凹部向外側(cè)延伸設置的上述插入部。
技術方案6為,在技術方案5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在上述卡合凹部與上述插入部之間具有彎曲部。
技術方案7為,在技術方案6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在上述桁架的頂棚部,在上述支撐部件的內(nèi)側(cè)設置有載置上述乘降板的載置臺。
技術方案8為,在技術方案7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在上述桁架與上述載置臺之間配置有緩沖構(gòu)件。
技術方案9為,在技術方案1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上述接縫部件與上述乘降板為相同色或者不同色。
技術方案10為,在技術方案1記載的乘客輸送機中,上述接縫部件的軟性材料為合成樹脂或者橡膠。
本實施方式的乘客輸送機能夠在乘降板中進一步確保乘客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自動扶梯的說明圖。
圖2是上層側(cè)的乘降口的平面圖。
圖3是要向桁架的頂棚部安裝乘降板的狀態(tài)的縱截面圖。
圖4是圖2中的A-A線截面圖。
圖5是乘客搭乘在乘降板上時的乘降板的縱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乘客輸送機進行說明。在本實施方式中,基于圖1~圖5來說明自動扶梯10。
(1)自動扶梯10
基于圖1對自動扶梯10的構(gòu)造進行說明。圖1是從側(cè)面觀察自動扶梯10的說明圖。
自動扶梯10的桁架12跨越建筑物1的上層和下層,使用支撐角材2、3而被支撐。
在處于桁架12上端部的上層側(cè)的機械室14內(nèi)部,設置有驅(qū)動裝置18。該驅(qū)動裝置18具有由感應電動機(異步電動機)形成的馬達20以及通過該馬達20進行動作的驅(qū)動鏈22,通過該驅(qū)動鏈22而驅(qū)動鏈輪24旋轉(zhuǎn)。在上層側(cè)的機械室14內(nèi)部設置有控制裝置50。
在處于桁架12下端部的下層側(cè)的機械室16內(nèi)部,設置有從動鏈輪26,在驅(qū)動鏈輪24與從動鏈輪26之間架設有左右一對環(huán)狀的梯級鏈28、28,在左右一對梯級鏈28、28上等間隔安裝有多個梯級30,梯級30的車輪30a在未圖示的導軌行駛,后輪30b在導軌25上行駛。
在桁架12的左右兩側(cè)立設有左右一對欄桿36、36。在該欄桿36的上部,扶手帶38與梯級30同步地移動。在欄桿36的上層側(cè)的正面下部,設置有上層側(cè)的正面裙式護板40,在下層側(cè)的正面下部,設置有下層側(cè)的正面裙式護板42,從正面裙式護板40、42突出有扶手帶38的出入口即進入部46、48。在欄桿36的側(cè)面下部,設置有裙式護板44。在正面裙式護板40、42或者裙式護板44的內(nèi)側(cè)面,分別在上下層設置有操作盤52、56、揚聲器54、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東芝電梯株式會社,未經(jīng)東芝電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9917.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