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69030.1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01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澤經;傅開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佰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68 | 分類號: | D04B15/68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吳小波 |
| 地址: | 362005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編機調線 變色 控制 機構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圓編機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圓編機的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其結構復雜,加工困難,且生產效率低,且在安裝使用時容易破裂,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和生產成本,效果很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的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動結構位于設于圓機頂部齒輪9上的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下方;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下方各設有一組作動結構;所述作動結構包括第一工作銷13、第二工作銷14,所述第一工作銷13、第二工作銷14的底部均連接于長方形定位座15上,將第一工作銷13和第二工作銷14的上部穿過于圓機頂部座體4上的工作銷孔42,且第一工作銷13或第二工作銷14上套設有一彈簧23,第一工作銷13和第二工作銷14的頂部均與上定位座17相連接;所述第一工作銷13、長方形定位座15、第二工作銷14、上定位座17形成四邊形結構;所述上定位座17側邊向上延伸形成有側板18;所述側板18上通過軸螺絲19連接有軸承20;所述軸承20位于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下方,軸承20與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作動接觸面為線和面接觸,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斜面旋轉分別推動一組作動結構即可實現換紗或夾切紗動作。
所述工作銷孔42內設有工作銷套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采用簡單的線與面接觸并作動,操作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側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安裝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圓編機調線變色頭控制機構的作動結構,作動結構位于設于圓機頂部齒輪9上的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下方;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下方各設有一組作動結構;作動結構包括第一工作銷13、第二工作銷14,第一工作銷13、第二工作銷14的底部均連接于長方形定位座15上,將第一工作銷13和第二工作銷14的上部穿過于圓機頂部座體4上的工作銷孔42,且第一工作銷13或第二工作銷14上套設有一彈簧23,第一工作銷13和第二工作銷14的頂部均與上定位座17相連接;第一工作銷13、長方形定位座15、第二工作銷14、上定位座17形成四邊形結構;上定位座17側邊向上延伸形成有側板18;側板18上通過軸螺絲19連接有軸承20;軸承20位于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下方,軸承20與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作動接觸面為線和面接觸,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斜面旋轉分別推動一組作動結構即可實現換紗或夾切紗動作。
本實用新型工作銷孔42內設有工作銷套16,利于第一工作銷13和第二工作銷14的作動。
本實用新型通過變換紗導軌21和夾切紗導軌22的斜面旋轉分別推動軸承20便可達成換紗、夾切紗的調線變色功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簡單的線與面接觸并作動,操作方便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佰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泉州佰源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90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