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67768.4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38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至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9/02 | 分類號: | F26B9/02;F26B21/00;F26B21/08;F24J2/04;F25B30/02;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林米良 |
| 地址: | 239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多功能 烘干 | ||
1.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所述烘干房包括干燥室(1)、太陽能集熱板(2)、主風道(3)、冷凝室(4)、加熱室(5)和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板(2)和主風道(3)相連接且能夠加熱主風道(3)內的空氣,所述干燥室(1)的下端設有主進風口(6),該干燥室(1)的側壁上部開設有主回風口(7),所述主風道(3)的進口和加熱室(5)的出口相連通,該主風道(3)的出口和所述主進風口(6)相連通,所述冷凝室(4)的進口和所述主回風口(7)相連通,所述冷凝室(4)的出口和所述加熱室(5)的進口相連通,所述加熱室(5)內設有用于加熱空氣的熱泵機構(8)和用于向主風道(3)循環送風的送風機(9),所述冷凝室(4)內設有用于對空氣進行制冷除濕的除濕機構(10),所述控制單元和所述熱泵機構(8)相聯接且前者能夠控制后者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板(2)半包圍的設置在干燥室(1)的外部,所述太陽能集熱板(2)的內表面和干燥室(1)的壁板的外表面構成所述的主風道(3),所述主風道(3)包括依次相連通的上水平支道(11)、豎直支道(12)和下水平支道(13),所述下水平支道(13)位于干燥室(1)的底部且與主進風口(6)相連通,所述豎直支道(12)位于干燥室(1)的側面,所述上水平支道(11)位于干燥室(1)的頂部且與加熱室(5)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支道(11)內設有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將上水平支道(11)分隔為相互平行的太陽能集熱風道(15)和熱泵風道(16),上水平支道(11)的進口端設有轉向門(17),所述轉向門(17)鉸接在第一隔板(14)端部,通過轉動轉向門(17)能夠擇一關閉所述太陽能集熱風道(15)或熱泵風道(1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集熱風道(15)內設有光感探頭,所述干燥室(1)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光感探頭和溫度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單元相聯接,所述轉向門(17)上聯接有一個能夠驅動其轉動的電機,所述電機和所述控制單元相連通,所述控制單元能夠接收所述光感探頭和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電信號并根據處理結果來控制所述電機及熱泵機構(8)的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冷凝室(4)和加熱室(5)的交叉處設有回熱器(18),所述回熱器(18)內設有兩條交叉且相互不連通的第一流道(19)和第二流道(20),所述回熱器(18)能夠在第一流道(19)和第二流道(20)之間傳遞熱量,所述第一流道(19)連通干燥室(1)和冷凝室(4),所述第二流道(20)連通冷凝室(4)和加熱室(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9)和第二流道(20)位于冷凝室(4)的兩個出口之間通過第二隔板(21)分隔開,所述第二隔板(21)呈豎直分布,該第二隔板(21)的頂部抵靠在回熱器(18)上,該第二隔板(21)的底部和除濕機構(10)相抵靠。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功能烘干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加熱室(5)和冷凝室(4)的壁板均為蜂窩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776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級產品烘干用搪瓷干燥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掛式展示網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