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工位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67675.1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130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文超;盤國壬;羅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1K7/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七合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歐穎;鄭雋 |
| 地址: | 4101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工位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道岔尖軌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三工位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國內高速、提速和大多數普速鐵路道岔尖軌均采用非對稱斷面鋼軌制造,與鐵路線路標準軌連接就要求連接段加工成標準軌形,于是產生了非對稱斷面鋼軌熱模鍛壓尖軌,最終將非對稱斷面鋼軌鍛壓成150mm長的過渡段部分,450mm長的標準斷面鋼軌。
無縫線路是當今軌道結構的一項重要新技術。無縫線路尖軌跟端采用焊接方式將尖軌與導軌相連,設計時由于目前工藝水平限制,尖軌跟端焊接位置設置于兩岔枕中間位置。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尖軌的轉轍角較大,列車對尖軌的沖擊力大,尖軌尖端易于磨耗、損傷、側彎等病害。無縫線路中尖軌壽命明顯低于與其對接的基本軌。通常情況,尖軌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更換,但與其對焊的導軌還可以繼續使用。目前尖軌更換會連同其后的導軌一同更換。若有跟端成型段長度加長的尖軌產品,更換尖軌時可以直接將導軌保留。采用此種尖軌可以節省成本,減少線路維護工作量,減少線路焊接次數。若導軌上設置有膠結絕緣,則可以減少膠結絕緣工序。
國內道岔廠家設備能力均按滿足現有鋼軌跟端成型段長度鍛壓成型而配置,現有鋼軌跟端鍛壓成型壓力機最大噸位為5000t左右,成型段加長后,若整體一次成型,模具型腔縱向不封閉,成型后鋼軌端頭會必然存在料頭,成型段長度達到1050mm,則模具型腔必然要大于1050mm,并且包含料頭的長度,模具長度過長,成型的鋼軌長度過長,變形金屬量大,金屬變形抗力劇增,設備噸位不夠。
為實現鐵路現代化和跨越式發展,適應運速的提高、運量的增長、運行平穩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要求,綜合各種因素,迫切需要開發非對稱斷面鋼軌跟端鍛壓段長度加長的產品,因此,設計一種能實現生產出加長的鋼軌跟端產品三工位成型模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三工位成型模具,包括依次串聯設置的預鍛軌腰型腔、預鍛軌肢型腔以及終鍛型腔;
所述預鍛軌肢型腔包括第一上模以及與所述第一上模相匹配且設置在其正下方的第一下模;沿其長度方向所述第一上模包括第一上模段以及與所述第一上模段依次串聯且為可拆卸式的第二上模段或者第三上模段,所述第一上模段為由第一級臺階段、過渡連接段以及與所述第一級臺階段之間的最大落差為5mm-10mm的第二級臺階段依次串聯形成的臺階式結構,所述第一級臺階段的長度為390-440mm,其型腔面包括沿其寬度方向依次并列設置的第一平面、凸面以及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與所述第二平面之間的落差為2mm-4mm,所述凸面與所述第二平面的最大落差為2mm-4mm;所述過渡連接段的長度為50mm-100mm;所述第二級臺階段的長度為450-500mm;所述第二上模段型腔面的傾斜度為11.5°,所述第三上模段型腔面的傾斜度為7.8°;
所述終鍛型腔包括第二上模以及與所述第二上模相匹配且設置在其正下方的第二下模;所述第二上模以及所述第二下模上分別設有呈凹腔形狀且相對設置的第一過渡部位以及第二過渡部位,所述凹腔處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一過渡部位相匹配且為可拆卸式的第一預鍛鑲塊或者第一終鍛鑲塊以及與所述第二過渡部位相匹配且為可拆卸式的第二預鍛鑲塊或者第二終鍛鑲塊。
以上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第一預鍛鑲塊以及第一終鍛鑲塊均包括左右平行設置且均為平面的第一左表面和第一右表面、均與所述第一左表面垂直設置且均為平面的第一下表面和第一后表面、與第一過渡部位的型腔槽底面相配合且從左至右由a1面和b1面串聯形成的第一上表面以及從左至右由c1面和d1面串聯形成的且與所述第一后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一型腔面,在所述第一預鍛鑲塊中所述c1面與所述第一左表面之間的夾角為77°,在所述第一終鍛鑲塊中所述c1面與所述第一左表面之間的夾角為81°;
所述第二預鍛鑲塊以及第二終鍛鑲塊均包括左右平行設置且均為平面的第二左表面和第二右表面、均與所述第二左表面垂直設置且均為平面的第二上表面和第二后表面、與第二過渡部位的型腔槽底面相配合且從左至右由a2面和b2面串聯形成的第二下表面以及從左至右由c2面和d2面串聯形成的且與所述第二后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型腔面,在所述第二預鍛鑲塊中所述c2面與所述第二左表面之間的夾角為77°,在所述第二終鍛鑲塊中所述c2面與所述第二左表面之間的夾角為81°。
以上技術方案中優選,所述第一預鍛鑲塊、第一終鍛鑲塊、第二預鍛鑲塊以及第二終鍛鑲塊均通過高強度螺釘固定在所述終鍛型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76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環模環扎的組合式模具
- 下一篇:一種用于自行車的搓絲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