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視紅光麻醉插管引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65605.2 | 申請日: | 2014-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13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波;聶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宜信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黃冠華 |
| 地址: | 33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 紅光 麻醉 插管 引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更為具體的是涉及一種可視紅光麻醉插管引導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氣管插管盲插方法是使用帶光學指示功能的引導裝置輔助插管,該引導裝置的前端能發出光線,光線能穿透病人的氣管與頸前部之間的組織,醫生通過觀察病人頸前部皮膚的光斑所在位置來判斷插管抵達的位置。雖然該方法解決了傳統氣管插管方法容易造成人體口腔、喉部等部位組織容易損傷的問題,但目前的適用該方法的裝置,即引導裝置中還存在有以下問題:
1、氣管插管固定安裝,無法拆卸、更換,每次使用后均要浸泡在消毒藥水中滅菌,滅菌后清洗、烘干,滅菌繁瑣、時間長、給醫護人員增加工作量,另外,產品也要提前滅菌,滅菌后的浸泡液殘留、滅菌后怎樣無菌保存有難度,也容易出現有細菌污染的情況;
2、如使用中病人較多,產品來不及滅菌(因浸泡滅菌時間長,再次使用一般都要在60分鐘以上),導致無法使用或重復帶菌使用而影響治療,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3、現有產品沒有著力手柄,產品在使用中要求準確、快捷,最大限度減少對氣道的損失,故使用方便、順手、好用力是臨床醫生最需要的產品;
4、現產品中電池不可更換、充電,沒電后整體報廢,造成浪費,也不環保,增加醫院及患者負擔;
5、現有產品紅光只在前端有,如插管引導中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導?致紅光穿透不清,就會影響氣管插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可視紅光麻醉插管引導裝置,該裝置握持舒適、定位穩定、容易觀察并且電池可更換的引導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視紅光麻醉插管引導裝置,其包括:手柄、插管引導管組件、控制電路、電源以及發光元件,所述的手柄包括一體化的握持部與元件安裝部,所述的握持部內設置有電源,所述的元件安裝部內設置有控制電路和發光元件,所述的發光元件與控制電路連接,所述的插管引導管組件包括光纖、插管引導管以及連接組件,所述的光纖外部包裹有插管引導管,所述的插管引導管通過連接組件與元件安裝部可拆卸連接,光纖的一端與發光元件末端對接,另一端則被包裹于插管引導管內,所述的連接組件可拆卸地外接有氣管插管,所述的氣管插管套于插管引導管外部。
所述的元件安裝部末端設置有圓筒連接部,所述的圓筒連接部上設置有螺紋,所述的發光元件末端與圓筒連接部末端齊平。
所述的連接組件包括氣管插管連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所述的連接部、嵌合部、套筒以及卡位部均設置有與發光元件末端相對應的軸向通孔,所述的氣管插管連接部包括大圓筒和小圓筒,大、小圓筒通過限位盤分隔,所述的小圓筒與氣管插管可拆卸安裝,所述的大圓筒內表面設置有凸條,所述的嵌合部為設置有與凸條相對的缺口的圓筒,所述缺口與凸條嵌合,所述的套筒呈階梯狀的圓筒結構,套筒內部設置有限位環,所述的大圓筒嵌于套筒內,其端面與限位環的接觸,所述的卡位部為外表面設置有卡環的圓筒結構,所述的?卡環上還設置有斷口,所述的元件安裝部與圓筒連接部接觸位置的內表面設置有與斷口對應的凸塊,所述的卡位部一端置于套筒內部并與限位環接觸,所述的卡位部的另一端則伸入圓筒連接部,所述的圓筒連接部則嵌于套筒內部并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的插管引導管穿透氣管插管連接部、嵌合部、套筒并與卡位部螺紋連接。
所述的握持部上還設置有開關按鈕,所述的開關按鈕與控制電路連接。
所述的發光元件為微型半導體激光器。
所述的電源為可拆卸電池,所述的握持部內設置有電池槽,所述的電池安裝于電池槽內。
所述的插管引導管組件上設置有可更換的插管引導管固定器,插管引導管組件通過插管引導管固定器與氣管插管連接部連接。
所述的插管引導管末端的側面設置有可容光線透過的透光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手柄上設置有握持部,使用方便、合適,從而可以實現準確、快捷的操作,最大限度減少對氣道的損失;
2、本實用新型的插管引導管可拆卸,從而減少滅菌不及時無法更換氣管插管帶來的影響;
3、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電池槽,避免由于電源損壞而造成整個裝置無法使用;
4、通過在插管引導管的側面設置圓孔,從而避免由于氣管插管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導致光線穿透不清,定位不準確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立體分解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宜信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宜信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656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智能終端作為核心控制平臺的理療儀器
- 下一篇:一種新型便攜式呼吸護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