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54868.3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128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姜麗;吳育濤;王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譽銘新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20 | 分類號: | B21D22/20;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2371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 帶料位 拉深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拉深成型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在手機外殼的模內注塑鋼片結構的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外殼的模內注塑鋼片的四個拐角的折彎結構一般是先將鋼片的拐角切開,然后采用折彎工藝將拐角折彎成型,這種結構的鋼片結構強度不夠,為提高模內注塑鋼片的強度和剛度,現有技術中將折彎成型工藝改進為一次拉深成形工藝,但是在鋼片拉深成形的連續模中,如圖1所示,拉深件10的帶料位12只能設置在拉深件10的凸緣平面11處,并且凸緣平面11位于拉深件10的側部,這樣設置的帶料位12增加了相鄰拉深件10之間的間距,進而導致材料利用率低,并且增加了拉深成形難度和修模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材料利用率高、便于拉深成形、易于修模的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
本發明創造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包括產品本體,若干個所述產品本體在模具中平行排列為一排,所述產品本體包括設于所述產品本體的兩端的拐角部和設于所述產品本體的兩側的凸緣平面部,帶料位設于位于所述產品本體的端面的拐角平面部和/或與所述拐角平面部連接的拐角圓弧部。
其中,所述帶料位設于所述拐角平面部。
其中,所述帶料位設于所述拐角圓弧部。
其中,相鄰兩個所述產品本體之間的間距為5~6mm。
其中,所述產品本體有四個拐角部,位于相鄰兩產品本體的相靠進的兩個帶料位均設于拐角平面部或者拐角圓弧部。
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創造的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在產品本體的兩端有拐角部,帶料位設于拐角部,其中,拐角部包括位于所述產品本體的端面的拐角平面部和與所述拐角平面部連接的拐角圓弧部,帶料位可設于拐角平面部,也可設于拐角圓弧部,這樣設置的帶料位能夠大大減小相鄰產品本體之間的間距,提高材料利用率,節省成本,并且將帶料位設于產品本體兩端部的拐角部還能夠降低拉深成形難度,便于修模。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明創造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明創造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設有帶料位的拉深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包括有:
拉深件10、凸緣平面11、帶料位12。
圖2為本發明創造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創造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2至圖5中包括有:
產品本體1、拐角部2、拐角平面部3、拐角圓弧部4、帶料位5、凸緣平面部6。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創造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創造的改進帶料位的拉深件的具體實施方式之一,如圖2和圖3所示,包括產品本體1,若干個所述產品本體1在模具中平行排列為一排,所述產品本體1包括設于所述產品本體1的兩端的拐角部2和設于所述產品本體1的兩側的凸緣平面部6,所述拐角部2包括位于所述產品本體1的端面的拐角平面部3和與所述拐角平面部3連接的拐角圓弧部4,帶料位5設于所述拐角平面部3,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帶料位5設于凸緣平面部6,帶料位5設于拐角平面部3可使相鄰兩個產品本體1的間距從現有技術中的15.33mm縮小為5.33mm,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高達200%,大大節省了材料成本,并且拐角部2位于產品本體1的兩端部,便于產品的拉深成形,也便于修模,還便于帶料位5后續的剪裁。
進一步的,產品本體1有四個拐角部2,位于相鄰兩產品本體1的相靠進的兩個帶料位5均設于拐角平面部3,便于帶料位5后續的剪裁,也有利于保證拉深成形過程中產品的平衡性,便于拉深成形。
實施例2
本發明創造的改進帶料位5的拉深件的具體實施方式之二,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主要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相同,在本實施例中未解釋的特征,采用實施例1中的解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帶料位5設于拐角圓弧部4,能夠縮小相鄰產品本體1之間的間距,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便于拉深成形和修模。
進一步的,位于相鄰兩產品本體1的相靠進的兩個帶料位5均設于拐角圓弧部4,便于帶料位5后續的剪裁,也有利于保證拉深成形過程中產品的平衡性。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創造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創造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譽銘新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東莞譽銘新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548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