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52612.9 | 申請日: | 2014-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483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馬集團特種電子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8 | 分類號: | H01B7/18;H01B7/17;H01B11/06;H01B9/02;H01B7/04;H01B7/08;H01B1/02;H01B11/18;H01B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群 |
| 地址: | 31311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雷 迷你 同軸 復合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
(二)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外衛星電視系統中,室外衛星天線到室內電視終端,一般采用圓柱形的RG6系列物理發泡同軸線連接,同軸線結構為,銅絲或銅包鋼導體+物理發泡絕緣+鋁塑復合屏蔽+編織屏蔽+PVC護套。這種同軸線應用在衛星電視天線系統存在以下的不足:長期受電線自重和風力拉拽影響,結構易變形,傳輸性能易受損傷;信號傳輸易受雷電強電流及室外電磁輻射干擾的影響;頻繁的彎折會損傷脆弱的物理發泡絕緣層,從而影響電線的傳輸性能;暴露在室外部分,長期受到雨水侵蝕和陽光暴曬,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因RG6同軸線外徑大,從室外到室內需要穿透墻體或者門窗,施工不方便;如采用明線布線的方式,不美觀且易受損;如采用隱藏式布線,對墻體造成損傷,且不易維護。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采用雙自承地線結構,使其具備優良的抗風擺性能和防雷涌屏蔽性能,確保信號的傳輸不受強電磁輻射的影響。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包括有纜芯和纜芯護套,所述纜芯內安裝有雙自承地線和同軸電纜,所述兩根地線對稱布置在同軸電纜兩側;所述同軸電纜包括有內導體、絕緣層、鋁箔屏蔽層和編織屏蔽層,所述內導體、絕緣層、鋁箔屏蔽層和編織屏蔽層依次沿徑向由內到外設置:所述纜芯護套呈扁平狀結構。
所述絕緣層由內層的粘結皮層和外層的高密度聚乙烯層組成。
所述鋁箔屏蔽層由鋁塑復合膜緊貼絕緣層縱包而成。
所述地線為高導電銅包鋼結構。
所述內導體為實心無氧銅絲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采用了抗張強度大于800Mpa,延伸率大于5%的高性能能銅包鋼做為自承地線,同時采用高強度,和高彈性聚氯乙烯護套材料,使電纜具有良好的耐彎曲性能和抗風擺性能。避免長期在室外放置受風力搖曳,而損傷電纜性能;2、采用二芯高導電率銅包鋼做為雙自承地線,對稱的分布在同軸電纜兩邊,使整個電纜具有良好的對地平衡電容,可有效防止雷涌等強電磁干擾對電纜的影響,具有良好的電磁屏蔽性能;3、采用扁平型結構取代傳統RG6圓柱形結構,電纜厚度薄,可直接通過門、窗縫隙實現衛星電視室外天線與室內電視機的連接,而不必去損壞墻體,重新布線;4、內導體采用無氧實心銅絲,外導體采用鍍錫銅絲高密度編織,并通過工藝技術的創新,極大的提高了電纜的傳輸性能,結構回波損耗性能可達到-20dB以上。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生產工藝流程圖。
(五)具體實施例
參照附圖1,一種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包括有纜芯和纜芯護套6,所述纜芯內安裝有雙自承地線5和同軸電纜,所述兩根地線對稱布置在同軸電纜兩側;所述同軸電纜包括有內導體1、絕緣層2、鋁箔屏蔽層3和編織屏蔽層4,所述內導體、絕緣層、鋁箔屏蔽層和編織屏蔽層依次沿徑向由內到外設置:所述纜芯護套呈扁平狀結構。所述絕緣層由內層的粘結皮層和外層的高密度聚乙烯層組成。所述鋁箔屏蔽層由鋁塑復合膜緊貼絕緣層縱包而成。所述地線為高導電銅包鋼結構。所述內導體為實心無氧銅絲結構。
具體實施舉例,型號規格:FT-TC-90-V;
電纜名稱及具體說明:防雷涌迷你同軸復合纜;
具體方案:電纜結構和材料:無氧銅絲內導體0.254mm、聚乙烯絕緣1.54mm、雙面自粘鋁箔屏蔽、鍍錫銅絲編織屏蔽、30%導電率高強銅包鋼自承地線、聚氯乙烯護套。同軸電纜部分做完編織后與2根高強度銅包鋼自承地線一起放護,做成扁平型雙自承結構,護套外徑10.0mm*3.0mm,生產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馬集團特種電子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萬馬集團特種電子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526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