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復合觸摸屏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852211.3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881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佳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佳盛 |
| 主分類號: | G06F3/044 | 分類號: | G06F3/044;G06F3/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東大路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復合 觸摸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新型復合觸摸屏。
背景技術
觸摸屏(touch?screen)又稱為“觸控屏”、“觸控面板”,是一種可接收觸頭等輸入訊號的感應式液晶顯示裝置,當接觸了屏幕上的圖形按鈕時,屏幕上的觸覺反饋系統(tǒng)可根據預先編程的程式驅動各種連結裝置,可用以取代機械式的按鈕面板,并借由液晶顯示畫面制造出生動的影音效果。觸摸屏作為一種最新的電腦輸入設備,它是目前最簡單、方便、自然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它賦予了多媒體以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體交互設備。主要應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詢、領導辦公、工業(yè)控制、軍事指揮、電子游戲、點歌點菜、多媒體教學、房地產預售等。
五線電阻技術觸摸屏的基層把兩個方向的電壓場通過精密電阻網絡都加在玻璃的導電工作面上,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兩個方向的電壓場分時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層鎳金導電層只僅僅用來當作純導體,有觸摸后分時檢測內層ITO接觸點X軸和Y軸電壓值的方法測得觸摸點的位置。五線電阻觸摸屏內層ITO需四條引線,外層只作導體僅僅一條,觸摸屏得引出線共有5條。它的特點:解析度高,高速傳輸反應。表面硬度高,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同點接觸3000萬次尚可使用。導電玻璃為基材的介質。一次校正,穩(wěn)定性高,永不漂移。五線電阻觸摸屏有高價位和對環(huán)境要求高的缺點。
?電容式觸摸屏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電容式觸摸屏是一塊四層復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涂有一層ITO,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涂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由于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摸屏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于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于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摸屏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并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由于現在流行的手機大多數都使用電容式觸摸屏,其運用的是人體等部位接觸屏幕等實現電容變化。于是就會出現,當第二個帶電體導體接近此類觸摸屏時,也會導致電容的變化,于是便會產生觸屏不受人控制的現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容易受人控制的新型復合觸摸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復合觸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所述第一導電層和第二導電層之間設置有透明的絕緣隔離點,所述第一導電層的上表面設置有上層電極線,所述第二導電層的下表面設置有下層電極線,所述上層電極線的上表面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第一絕緣膜層、第三導電層,所述下層電極線的下表面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第二絕緣膜層、襯墊層、第四導電層以及底部電極線。
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復合觸摸屏,其中所述第三導電層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層,所述保護層由PET制備而成,其厚度為175um?188um。
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復合觸摸屏,其中所述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第三導電層、第四導電層均為透明的ITO涂層。
優(yōu)選地,上述的新型復合觸摸屏,其中所述襯墊層為玻璃。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把五線式電阻屏和電容屏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可以發(fā)揮電容?????屏多點觸控更好的人機交互的感受;在潮濕、雨天等不利于電容屏工作的客觀條件下,它的電阻屏系統(tǒng)能更好的保持用戶原有的觸控感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講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復合觸摸屏,包括第一導電層1和第二導電層2,第一導電層1和第二導電層2之間設置有透明的絕緣隔離點3,第一導電層1的上表面設置有上層電極線4,第二導電層2的下表面設置有下層電極線5,上層電極線4的上表面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第一絕緣膜層6、第三導電層7,下層電極線5的下表面從上往下依次設置有第二絕緣膜層8、襯墊層9、第四導電層10以及底部電極線11。
其中第三導電層7的上表面設置有保護層12,保護層12由PET制備而成,其厚度為175um?188um。第一導電層1、第二導電層2、第三導電層7、第四導電層10均為透明的ITO涂層。襯墊層9為玻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佳盛,未經周佳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522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