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52023.0 | 申請日: | 2014-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768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浩;劉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浩 |
| 主分類號: | H02P25/18 | 分類號: | H02P25/18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廣***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機 繞組 參數 變換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運行控制裝置,更確定地說是涉及一種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機器設備越來越廣泛地在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日夜工作著,在所有設備組成部件中,電動機是應最廣泛、應用數量最多的部件之一,雖然新產品新材料在不斷研發中,但目前服役的所有電動機的原理和結構基本固定在典型的幾個種類中,實現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也大都固定在典型的幾種方法之內,這對電動機控制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目前實現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普遍采用多個不節能的傳統零部件組建成整體控制電路的方法實現控制,這樣不僅連接導線多、裝配復雜、裝配成本高、不節能,同時體積龐大,不適合在電動機殼上安裝,這樣在多繞組電動機中就要引出很多條導線至控制電路,既浪費材料又容易引起干擾和故障。可見,面對正在運行的龐大的電動機數量,上述這些電動機繞組控制方面的缺點和不足亟待克服和完善。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目前電動機領域中電動機繞組控制方面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耗電少,使用和維護方便的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包括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側蓋,其特征在于: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側蓋順序排列并通過相互連接處設有的榫接結構相互楔合裝配成一個整體,且通過緊固螺釘和螺母緊固;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內部相應的靜觸頭或端子之間通過多個三孔連接片和(或)二孔連接片連接,從而將三個相對獨立的部件組合成一個整體的電路系統,通過對三孔連接片和二孔連接片的選擇性使用,可以對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的功能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控制場合的需求;第一接觸器和第二接觸器中均由帶有磁保持功能的電磁拖動機構來驅動各觸頭完成切換動作;第一接觸器和第二接觸器中分別設有至少三個主觸頭組和至少一個輔助觸頭組,每個主觸頭組和輔助觸頭組均由動觸頭和與其配合的靜觸頭組成;第二接觸器中的靜觸頭T5、T10、T15通過短路板連接在一起;第一接觸器、第二接觸器的電磁線圈相對獨立,通過控制第一接觸器和第二接觸器的不同工作狀態組合,能使各靜觸頭及各端子之間形成不同的通斷關系組合,進而可以實現對電機繞組參數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的殼體均是由邊緣相互連接的五個面構成的盒狀部件;側蓋為外廓近似長方體的部件;側蓋及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的殼體均由熱固性絕緣材料經高溫壓鑄而成,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的殼體內均設有用于鑲嵌各部件的溝槽;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殼體內需要相互電聯接的靜觸頭附近均設有相互對應的通孔,以便于三孔連接片和(或)二孔連接片從第一接觸器內部經端子座貫穿至第二接觸器內部;側蓋與第一接觸器接觸的面上對應各靜觸頭和動觸頭連動桿的位置均設有用于穩定上述部件的凸棱;側蓋上及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的殼體上均設有不少于四個縱深貫通的緊固螺釘孔,緊固螺釘孔的兩端分別設有圓柱體凹槽和圓柱體凸起,圓柱體凹槽的內徑等于圓柱體凸起的外徑,其中第二接觸器殼體上的緊固螺釘孔靠近用于與緊固螺釘配合的螺母的一側端部設有螺母嵌槽,以便于螺母嵌入其中,側蓋上及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殼體上相應位置的緊固螺釘孔分別相互準確對應,以便側蓋、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裝配在一起時各部件中相應位置的緊固螺釘孔端部的圓柱體凹槽和圓柱體凸起分別相互楔合并接續起來,給緊固螺釘提供一個完整貫穿第一接觸器、端子座、第二接觸器三個部件的通道;第一接觸器和第二接觸器殼體外側適當位置上設有固定電動機繞組參數變換器用的安裝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浩;,未經劉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520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