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的簡易隱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51576.4 | 申請日: | 2014-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776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家樂;錢照君;曾仕梅;姜虎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慶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克氏原螯蝦 室內 養殖 簡易 隱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的簡易隱蔽裝置。
背景技術
克氏原螯蝦具較強好斗性,經常出現附肢脫落殘疾的現象,相互殘殺對其成活率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在室內水泥池養殖條件下,由于水泥池面積有限,親蝦相互殘殺嚴重,成活率較低,因此遮蔽物的存在與否一直是影響親蝦室內水泥池養殖成活率的關鍵因素。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中常見的遮蔽物有樹枝、石子、碎瓦片等,這些遮蔽物的存在能有效避免相互殘殺,提高成活率。但是這些遮蔽物的設置的比較零散,并且給水泥池的清洗,及清理死蝦和病蝦帶來諸多不便。由于繁育時期的成蝦只是短時間暫養在水泥池里,所以更需要一種既能保證高存活率,又操作簡單、便于水泥池清洗的遮蔽物裝置。
關于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的便于水泥池清洗的遮蔽物裝置,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的簡易隱蔽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克氏原螯蝦室內養殖的簡易隱蔽裝置,包括隱蔽物和竹竿,所述的隱蔽物包括管子、紗網和鐵絲,所述的管子為半圓形,管子的側面設有側孔,所述的管子的四周被紗網整個包裹住,所述的紗網由鐵絲固定在管子的外側,位于管子中間的鐵絲上設有第一掛鉤,所述的竹竿的前端設有第二掛鉤。
所述的管子由3根剖開的PVC管連在一起組成,所述的第一掛鉤位于中間的管子上。
所述的紗網為10-30目的紗網,所述的管子長為20-40cm,直徑為10-15cm,所述的側孔的直徑為3-5cm。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裝置帶有紗網的底部能將廢棄物固定在紗網形成的網格里,防止蝦運動時擴散,同時在隱蔽裝置挪移時方便清理。
2.在隱蔽裝置上設置有第一掛鉤,便于移動隱蔽裝置,在清理廢棄物時還可以定期檢查藏在隱蔽物中蝦的身體情況,也可以觀察親蝦抱卵情況,同時對病蝦和死蝦及時清除,防止疾病蔓延,水質變壞。
3.覆蓋在管子上的紗網,不僅便于克氏原螯蝦攀爬,也增加了蝦的活動范圍,減少了蝦之間的打斗,管子的側面設有側孔,也給蝦進出提供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隱蔽物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竹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管子???????????2.側孔
3.紗網???????????4.鐵絲
5.第一掛鉤???????6.竹竿
7.第二掛鉤。
實施例
請參看圖1和圖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隱蔽物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竹竿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隱蔽物包括管子1、紗網3和鐵絲4,所述的管子1為半圓形,管子1的側面設有側孔2,所述的管子1的四周被紗網3整個包裹住,所述的紗網3由鐵絲4固定在管子1的外側,位于管子1中間的鐵絲4上設有第一掛鉤5,所述的竹竿6的前端設有第二掛鉤7。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管子1由3根剖開的PVC管連在一起組成,所述的第一掛鉤5位于中間的管子1上,所述的紗網3為20目的紗網,所述的管子1長為20-40cm,直徑為10-15cm,所述的側孔2的直徑為3-5cm。
使用時將紗網3整個包裹在剖開的PVC管子1上,并用鐵絲4進行固定,以防脫落,同時確保管子1下部的紗網3水平,將管子1側孔2處的紗網3剪掉,以便于克氏原螯蝦出入,在中間的管子1的鐵絲4上連接有第一掛鉤5,便于用竹竿6移動。本實用新型裝置帶有紗網3的底部能將廢棄物固定在紗網3形成的網格里,防止蝦運動時擴散,同時在隱蔽裝置挪移時方便清理;在隱蔽裝置上設置有第一掛鉤5,便于移動隱蔽裝置,在清理廢棄物時還可以定期檢查藏在隱蔽裝置中蝦的身體情況,也可以觀察親蝦抱卵情況,同時對病蝦和死蝦及時清除,防止疾病蔓延,水質變壞;覆蓋在管子1上的紗網3,不僅便于克氏原螯蝦攀爬,也增加了蝦的活動范圍,減少了蝦之間的打斗,管子1上設有側孔2,也給蝦進出提供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515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