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訊設備遠程監控管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40887.0 | 申請日: | 2014-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253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鄧樹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友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訊設備 遠程 監控 管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遠程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訊設備遠程監控管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物聯網技術應運而生;物聯網技術采用各類通信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將人類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類物體智能化,進而通過聯網的方式將這些智能物體、設備的狀態、信息傳遞給人們,將人們的各種指令傳遞給這些設備并產生相應的動作,從而實現物體、設備的智能化,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和上網速度的大幅提升,智能手機功能的越來越強大與廣泛應用,以及物聯網概念的快速發展,人們嘗試著通過各種途徑來實現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研發一款能基于物聯網信息化,便于遠程監控管理且結構簡單的通訊設備遠程監控管理裝置為當眾之所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能基于物聯網信息化,便于遠程監控管理且結構簡單的通訊設備遠程監控管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通訊設備遠程監控管理裝置,其包括無線通訊模塊、邏輯運算模塊、電源模塊和串口模塊,所述無線通訊模塊、邏輯運算模塊、電源模塊和串口模塊相互連接并交互通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無線通訊模塊包括天線模塊、USIM卡模塊、耳麥模塊和無線模塊,所述天線模塊、USIM卡模塊和耳麥模塊分別與所述無線模塊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邏輯運算模塊包括MCU模塊和異步收發傳輸器,該MCU模塊通過異步收發傳輸器與所述無線模塊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串口模塊包括232接口、485接口、TTL接口和DB9接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耳麥模塊包括耳機接口J1、二極管D3、PTC1和C1,所述耳機接口J1的一端腳依次連接二極管D3、PTC1和C1的一端,該耳機接口J1的另一端腳與C1的另一端連接且接地。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電源模塊包括5V轉3.3V電路和5V轉3.38電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5V轉3.3V電路包括集成塊U2、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27、電容C28和電感L2,所述電容C2和電容C27的一端與集成塊U2的第3端腳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集成塊U2的第1端腳相連接且接地,所述電容C28、電容C3的一端與集成塊U2的第2端腳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集成塊U2的第1端腳相連接且接地,所述電感L2的一端與所述集成塊U2的第2端腳相連接,另一端通過電容C4與所述集成塊U2的第1端腳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5V轉3.8V電路包括集成塊U3、電感L1、電感L3、電容C25、電容C33、電容C31、電容C34、電容C35、電容C26、電容C29、電容C30、電容C24、電容C43、電容C45、電阻R4、電阻R21、電阻R8、電阻R16、二極管D4和三極管Q5,所述電容C25、電容C33、電容C31、電容C34和電容C35相并聯,且一端與所述電感L1的一端以及集成塊U3的第1端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且通過電容C25與所述電感L1的另一端相連接以及與集成塊U3的第2端腳相連接,所述電阻R4的一端與集成塊U3的第1端腳相連接,另一端分別與集成塊U3的第3端腳以及三極管Q5的集電極相連接,該三極管Q5的基極與電阻R21相連接,集成塊U3的第5端腳通過電容C30接地,所述集成塊U3的第6端腳接地且與所述二極管D4的一端相連接,該二極管D4的另一端分別與集成塊U3的第8端腳相連接,以及通過電容C29與集成塊U3的第7端腳相連接,所述集成塊U3的第4端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8、電阻R16和電容C24的一端相連接,該電阻R16的另一端接地,電阻R8的另一端與分別與電感L3的一端以及和電容C24的另一端相連接,該電感L3的另一端與所述集成塊U3的第8端腳相連接,所述電容C43、電容C4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與所述電感L3的一端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USIM卡模塊包括卡座J2、電容C36、電容C39、電容C48、電容C41、電容C38、電容C37、電容C42和電容C40,所述電容C36和電容C3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與所述卡座J2的第1端腳相連接,所述電容C48和電容C4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與所述卡座J2的第2端腳和第4端腳相連接,該卡座J2的第3端腳接地,所述電容C37和電容C4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與所述卡座J2的第3端腳相連接,所述電容C38和電容C4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與所述卡座J2的第6端腳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友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友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408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串行干擾抵消檢測系統
- 下一篇:智能光電網絡故障遠程報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