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半環形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31453.4 | 申請日: | 2014-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19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曉霞 |
| 主分類號: | A61M5/172 | 分類號: | A61M5/17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周長久 |
| 地址: | 5252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 輸液 紅外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用的輔助器械,具體是一種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治療是臨床醫療工作中常用的治療手段。目前,大部分輸液過程一般是由患者本人或另一名陪侍人員或醫護人員時刻觀察藥液殘余量情況,但也常常未能及時發現,造成大量人力浪費,效率低下。在病人輸液時,需要患者或其陪護人員密切注意輸液進度,防止因為出現滴空現象,如果液體輸完而未能及時發現并更換液體或拔除針頭,會出現空氣進入血管的情況,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為了減輕患者或其陪護人員的負擔,避免因人為疏忽造成的不良后果,先后有人進行了基于各種原理的技術嘗試,常見的有電極法、液面檢測法、液滴計數法和稱重法。其中電極法是從輸液瓶口插入兩根電極,利用藥物的導電性來檢驗瓶內藥液是否用完,這種方法容易使藥液受污染,不符合安全規定。液面檢測法是通過固定在瓶身或輸液管外側的光電傳感器來檢測液位,從而判定輸液是否結束,對于固定在輸液瓶身上的裝置,現在普及的輸液袋不適用;對于固定在輸液管上的裝置,從報警開始到醫護人員響應的時間間隔較短,存在安全風險。液滴計數法是通過光電傳感器對液滴進行計數并結合初始的液滴總量判斷報警時刻,這種方法需要提前統計每種規格輸液袋輸液時的總液滴數,比較麻煩,而且由于每次輸液時液滴的大小和速度都不盡相同,這就給系統引入了很大的偏差,造成系統可靠性的降低。現有的測重法利用彈簧秤或稱重傳感器實現,都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的問題。還有一些輸液報警系統擬用計算機終端統一管理,這樣多個床位同時呼叫時,護士來不及響應,并且安裝復雜、造價昂貴,不利于在中小型醫院推廣。
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2年7月4日公開了公開號為?CN102526827A,實用新型名稱太陽能輸液報警器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該申請文獻是由電池、報警器和彈簧秤組成,其實施步驟為將彈簧秤測出空輸液瓶的位置記作為A點;用彈簧秤測出滿輸液瓶的位置記作為B點;在彈簧秤上從A點到B點固定導體片,作為靜觸片;彈簧秤的度數鐵片作為動觸片;將報警器上的一根導線連接到靜觸片上,另一根連接到動觸片上;將太陽能電池的兩級分別連接在靜觸片和動觸片上;當輸液瓶中的液位逐漸的消耗直到彈簧秤上的A點和B點接觸的時候,電路斷開,報警器發出報警聲音;上述技術方案可以提醒輸液者注意液位變化。上述專利的技術方案與本專利申請不同,它具有結構復雜、容易誤報的缺點。
另外,現有技術最大的缺點是體積太大,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小巧的半環形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半環形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包括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外殼和設在外殼內的控制器和揚聲器構成,所述外殼為半環形結構,所述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設在外殼上,控制器和揚聲器設在外殼內,揚聲器、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外殼為半環形結構,可以將半環形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裝在輸液器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紅外發射管;?2、紅外接收管;?3、外殼;?4、控制器;5、揚聲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半環形輸液用紅外報警裝置,包括紅外發射管1和紅外接收管2、外殼3和設在外殼3內的控制器4和揚聲器5構成,所述外殼3為半環形結構,所述紅外發射管1和紅外接收管2設在外殼3上,控制器4和揚聲器5設在外殼3內,揚聲器5、紅外發射管1和紅外接收管2分別與控制器4電連接。
當瓶中的液體流完時,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將該信息傳送給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相應的信息后,開始啟動揚聲器報警。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曉霞,未經林曉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314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ZigBee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輸液監控系統
- 下一篇:背帶式輸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