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汽車生產的引擎蓋撐起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28793.1 | 申請日: | 2014-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134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郭文濤;朱玉萍;張加鋒;李家明;王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B25B11/00;C25D13/1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異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韓鵬程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汽車 生產 引擎蓋 工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生產的引擎蓋撐起工裝。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新車型的推出頻率越來越高。新車型在生產過程中的焊接、涂裝、總裝難免需要將車體引擎蓋進行撐起進行作業,尤其車體在進行電泳涂裝時為避免引擎蓋與車體接觸處涂膜不好和發生粘連,必須使用引擎蓋撐起工裝將引擎蓋適度撐起。由于車型的不同和電泳槽內車體翻轉工藝的需要,設計兩端均具限位功能的引擎蓋撐起工裝是汽車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目前多數汽車企業使用的引擎蓋撐起工裝在其不同車型、不同工位間不能通用。因此,僅引擎蓋撐起工裝在生產過程中就有多種,導致了生產過程中因工裝的多次裝、卸、分檢、轉運、配備、儲存、維護、管理等帶來工時增加和資金浪費。另外,引擎蓋撐起工裝的兩端限位功能往往設計較為復雜或直接用一次性金屬絲捆綁,引擎蓋的復雜結構限位端要求制作精度高且易損壞,而直接用一次性金屬絲捆綁造成了裝取時間長、安裝精度差和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多車型、多工序且使用便捷的用于汽車生產的引擎蓋撐起工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汽車生產的引擎蓋撐起工裝,包括倒T形撐桿;在所述倒T形撐桿頂端設置有自鎖緊裝置,在所述倒T形撐桿底部橫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左、右L形限位桿。
所述自鎖緊裝置由鎖環和彈片構成。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本裝置通過其自鎖緊裝置和左、右L形限位桿有效實現了多車型、多工序生產過程中引擎蓋根據需要進行限位撐起的要求,而且結構簡單、安全牢固、使用簡捷,制作和維護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汽車生產的引擎蓋撐起工裝,包括倒T形撐桿1;在所述倒T形撐桿1頂端設置有自鎖緊裝置,在所述倒T形撐桿1底部橫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左、右L形限位桿2、3;所述自鎖緊裝置由鎖環4和彈片5構成。
其工作原理為:安裝時,先將本裝置平拿,將倒T形撐桿1的端部垂直插過發動機艙前橫梁下部空間且緊貼發動機艙前橫梁下部,這樣引擎蓋支撐工裝就不能向上移動了,然后以倒T形撐桿1的端部為軸將引擎蓋撐起工裝旋轉90°使倒T形撐桿1垂直向上,同時使左、右L形限位桿2、3落入發動機艙前橫梁中間的“U”鎖框中,這樣引擎蓋支撐工裝也不能向上移動了,此時左、右L形限位桿2、3平面與發動機艙前橫梁中間的“U”鎖框平面呈垂直;最后將引擎蓋抬起,把引擎蓋前端的鎖扣圈通過自鎖緊裝置的彈片5頂入鎖環4內,同時彈片5自動彈回完成自鎖緊,此時引擎蓋支撐工裝安裝完畢,同時引擎蓋和引擎蓋支撐工裝都被限位了。
????卸除時,先將自鎖緊裝置的彈片5按下,自鎖緊裝置開環后把引擎蓋前端的鎖扣圈移離自鎖緊裝置,然后以倒T形撐桿1的端部為軸將引擎蓋撐起工裝旋轉90°?,同時使左、右L形限位桿2、3移離發動機艙前橫梁中間的“U”鎖框中,最后將引擎蓋支撐工裝移離車體即完成卸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287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