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球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22715.0 | 申請日: | 2014-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8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韓樹森;楊悅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強森機械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10 | 分類號: | F16K5/10;F16K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體技術領域,特別是球閥。
背景技術
球閥是一種通過閥桿帶動球形閥芯并繞閥桿的軸線作旋轉運動的閥門,主要用于截斷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質,被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中。現有技術的球閥都是直接采用密封墊圈密封,然而球閥在轉動中會與密封墊圈之間產生磨損,長時間墊圈磨損,破壞密封效果,降低球閥的使用壽命。?另外,現有技術中的球閥只能開啟或關閉兩個狀態,而不能調節球閥的流量,這樣在有需求需要小流量時,只能更換球閥,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球閥,該球閥能調控流量,滿足現實各種流量需求,同時該球閥減小閥體與密封件的磨損,保持密封效果,延長球閥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球閥,包括第一閥座、第二閥座、閥桿、球體閥和密封件,第一閥座與第二閥座活動安裝,密封件處于第一閥座與第二閥座內密封間隙,球體閥處于第一閥座與第二閥座內,閥桿處于第一閥座與第二閥座之間控制球體閥轉動;球體閥包括中心球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心球槽處于球體閥的中心,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中心軸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且貫穿球體閥與中心球槽連通。
優選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徑依次減小,這樣球閥有三種流量大小可選擇,滿足對流量控制的需求。
更優選地,球體閥中同一半側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間的角度依次為60度,這樣球閥旋轉60°可選擇變換通孔直徑,從而控制通過球體閥的流量。
優選地,球體閥進一步包括封閉部,球體閥中第一通孔至第三孔之間的區域為封閉部,從而在需要封閉球閥時,球體閥轉動至封閉部時可封閉第一閥座與第二閥座之間的通孔。
優選地,球體閥進一步包括操作槽,操作槽設置在球體閥的頂部,閥桿安裝在操作槽內控制球體閥轉動。
更優選地,操作槽呈十字形。
優選地,密封件進一步包括閥座密封單元和兩球體閥密封單元,閥座密封單元設置在第一閥座上,密封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連接的間隙,兩球體閥密封單元分層放置在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內,密封球體閥與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之間的間隙。
更優選地,閥座密封單元為閥座墊圈,閥座墊圈套接在第一閥座上,處于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之間。
更優選地,每一個球體閥密封單元進一步包括彈性元件和密封墊圈,彈性元件設置在密封墊圈的一側面上,彈性元件處于密封墊圈和球閥的第一閥座或第二閥座之間。
更優選地,密封墊圈進一步包括密封墊片和密封凸起,彈性元件設置在密封墊片的一個側面上,密封凸起設置在密封墊片的另一側面,通過密封凸起密封球體閥與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之間的間隙。
更優選地,球體閥進一步兩凹槽,兩凹槽設置在球體閥的外表面,兩凹槽分別與球體閥密封單元中的密封凸起配合,從而降低密封凸起與球體閥之間的摩擦,保持密封效果,延長球閥的使用壽命。
更優選地,兩凹槽之間的距離與兩球閥密封單元分層安放在第一閥座和第二閥座內距離一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球閥上設置不同直徑的通孔,從而來調控流量,滿足對流量的控制需求,并且操作簡單可隨時開啟或關閉球閥,同時該球閥減小閥體與密封件的磨損,保持密封效果,延長球閥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球閥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球閥中球體閥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做具體說明。
圖1至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球閥的優選實施方式,通過球閥控制經過球閥流體流量的大小。如圖1至圖2所示,該球閥包括第一閥座10、第二閥座20、閥桿30、球體閥40和密封件50,第一閥座10與第二閥座20活動安裝,密封件50處于第一閥座10與第二閥座20內密封間隙,球體閥40處于第一閥座10與第二閥座20內,閥桿30處于第一閥座10與第二閥座20之間控制球體閥40轉動,從而調節經過球閥流體流量的大小。
球體閥40包括中心球槽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44,中心球槽41處于球體閥40的中心,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和第三通孔44的中心軸線處于同一水平面且貫穿球體閥40與中心球槽41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強森機械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強森機械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22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