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814577.1 | 申請日: | 2014-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866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山西輝英;渡邊覺;高橋一仁;小笠原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M5/00 | 分類號: | F01M5/00;F01M1/02;F01M1/06;F01M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崔炳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鞍乘型 車輛 內燃機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二輪車等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在內燃機的前表面設置有油冷卻器的鞍乘型車輛。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015121號公報
在該內燃機10(在以下的關于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課題的說明中,沿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符號)中,油冷卻器主體46與箱罩33的車輛前壁部33a所在的部位抵接,其中,箱罩33比氣缸體13更向車輛右側方突出,利用從車輛前方貫穿油冷卻器主體46并與內燃機10的箱罩33的前壁部33a的螺栓插入孔46a螺紋連接的螺栓,油冷卻器主體46一體地安裝在箱罩33的前壁部33a上,在油冷卻器主體46上沿上下方向平行地突出設置有多個散熱片47,這些散熱片47指向車輛前方并且指向車輛寬度方向,在油冷卻器主體46的與箱罩33的前壁部33a抵接的面上形成有彎曲的槽狀油路48,在動力單元運轉時,在槽狀油路中流動的油被來自車輛前方的與散熱片47接觸的行駛風冷卻。
另外,來自車輛前方的與散熱片接觸而被熱交換的行駛風與油冷卻器46的前表面沖撞而大致呈直角地向車輛右方改變方向,從護腿擋板27流向右方。
如上所述,在從車輛前方流入油冷卻器主體46的行駛風與油冷卻器主體46的前表面沖撞而大致直角地改變方向時行駛風產(chǎn)生亂流,從而出現(xiàn)行駛風不能順暢地流動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以解決上述不良狀況,能夠提高油冷卻器的冷卻性能。
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在搭載于鞍乘型車輛的該內燃機的左右具有罩部件,該油冷卻裝置設置在該內燃機的任一方的罩部件上,該油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部件的側面形成有向車體外側方鼓出的鼓出部,該鼓出部的前方側面形成為從車體左右中央部越靠近車體側方越向車體后方后退的形狀,在該前方側面上,多個散熱片指向車體前方水平方向隔開間隔沿車體上下方向排列,在該散熱片所在的鼓出部內形成有油冷卻油路。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卻油路構成主油路的一部分,該主油路連接油泵的排出口和向所述內燃機的壁內的多條油路分支的分支部。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油泵配置在所述內燃機所具有的曲軸的下部;在所述曲軸的內部形成有曲軸內油路;在指向所述鼓出部的一側的所述曲軸的軸端部上設置有油過濾器;在所述罩部件上形成有油過濾器油路,該油過濾器油路從所述分支部分支并與所述油過濾器連接;從所述油泵排出的油經(jīng)由所述油過濾器油路向所述油過濾器供給。
如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第四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熱片的上部設置有油位計安裝孔。
如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本實用新型第五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相對于位于車體前方的排氣管和車體框架位于車體后方且車體外側方。
根據(jù)第一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在罩部件側面形成的鼓出部的前方側面傾斜地形成為從車體左右中央部越靠近車體側方越向車體后方后退的形狀,在鼓出部的前方側面,多個散熱片指向前方水平方向隔開間隔沿上下方向排列,因此行駛風沿著鼓出部的表面通過散熱片之間,從而能夠避免行駛風引起亂流,能夠順暢地流動。
另外,因為油冷卻油路形成在散熱片所在的鼓出部內,所以油流過油冷卻油路而有效地被冷卻,從而無需額外地設置油冷卻器,能夠以簡單的結構充分地冷卻油。
根據(jù)第二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因為油冷卻油路構成分支前的主油路的一部分,所以能夠一次性地對向各分支部分支的油進行有效冷卻。
根據(jù)第三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在接近油過濾器的罩部件上設置有包含油冷卻油路的主油路的一部分和與油過濾器連接的油過濾器油路,能夠使從油泵連接到油過濾器的油路較短地構成,從而能夠實現(xiàn)結構的簡化。
根據(jù)第四方面所述的鞍乘型車輛用內燃機的油冷卻裝置,在散熱片的上部安裝有油位計,因此利用鼓出部的前方側面和散熱片,能夠阻止飛石等撞向油位計的端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145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