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承清洗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11306.0 | 申請日: | 2014-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84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永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8B3/02 | 分類號: | B08B3/02;B08B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清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清洗機。
背景技術
軸承在生產過程中,清洗是多次進行的一項作業,即為裝配前的零件清洗和裝配鉚合后的成品清洗。而早期的軸承清洗一直采用原始的手工擦洗或浸洗,這種方式成本高、勞動強度大、環境條件差、生產效率低。且清洗液需一次添加,周期排放,在使用過程中無任何過濾措施,浪費嚴重,增加了生產成本,且排放的清洗液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清洗效率高,可循環使用清洗液的軸承清洗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軸承清洗機,包括機架、電動機和清洗槽,所述的清洗槽內設有芯軸,電動機的一端設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與芯軸連接,所述的清洗槽內設有噴管,所述的清洗槽的頂部設有上蓋,清洗槽的底部設有網孔隔板,網孔隔板的下端設有接收池,所述的機架底部設有沉淀槽,沉淀槽與接收池之間通過通道管貫通。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沉淀槽包括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所述的第一沉淀槽和第二沉淀槽之間設有擋板。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沉淀槽的底部設有沉淀隔板,沉淀隔板的底部設有槽底閥門。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的第二沉淀槽內設有過濾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清洗槽的底部設置網孔隔板,且網孔隔板的下端設有接收池,使使用過的清洗液流入接收池內,再通過通道管流入沉淀槽內,且沉淀槽的底部設有沉淀隔板,沉淀隔板的底部設有槽底閥門,當使用后的清洗液在第一沉淀槽內沉淀后,沉淀物和清洗液通過沉淀隔板分離,沉淀物則通過槽底閥門排出,清洗液則進入第二沉淀池后通過過濾網由泵抽回到管道中重復使用,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電動機1、傳動裝置11、清洗槽2、網孔隔板21、沉淀槽3、第一沉淀槽31、第二沉淀槽32、過濾網321、沉淀隔板33、槽底閥門34、擋板35、通道管4、噴管5、上蓋6、接收池7、芯軸8、機架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軸承清洗機,包括機架9、電動機1和清洗槽2,所述的清洗槽2內設有芯軸8,電動機1的一端設有傳動裝置11,傳動裝置11與芯軸8連接,所述的清洗槽2內設有噴管5,所述的清洗槽2的頂部設有上蓋6,清洗槽2的底部設有網孔隔板21,網孔隔板21的下端設有接收池7,所述的機架9底部設有沉淀槽3,沉淀槽3與接收池7之間通過通道管4貫通。所述的沉淀槽3包括第一沉淀槽31和第二沉淀槽32,所述的第一沉淀槽31和第二沉淀槽32之間設有擋板35。所述的沉淀槽3的底部設有沉淀隔板33,沉淀隔板33的底部設有槽底閥門34。所述的第二沉淀槽32內設有過濾網321。
軸承用吊鉤置于清洗槽2內的芯軸8上,然后蓋上上蓋6。清洗時,電動機1通過傳動裝置11驅動芯軸8回轉,同時清洗液通過噴管5噴射到軸承的內、外座圈進行清洗。通過在清洗槽2的底部設置網孔隔板21,且網孔隔板21的下端設有接收池7,使使用過的清洗液流入接收池7內,再通過通道管4流入沉淀槽3內,且沉淀槽3的底部設有沉淀隔板33,沉淀隔板33的底部設有槽底閥門34,當使用后的清洗液在第一沉淀槽31內沉淀后,沉淀物和清洗液通過沉淀隔板33分離,沉淀物則通過槽底閥門34排出,清洗液則進入第二沉淀池32后通過過濾網321由泵抽回到管道中重復使用,節約了生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113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