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單按式壓力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806699.6 | 申請日: | 2014-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6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葉燦雄;梁衛民;梁建秀;余敬源;鐘洪偉;伍尚凱;李廣彬;黃志榮;潘德贏;陳育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凌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 | 分類號: | A47J27/08;A47J27/09;A47J36/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黃培智 |
| 地址: | 527400 廣東省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按式 壓力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房烹飪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單按式壓力鍋。
背景技術
鍋具是日常生活中廚房必備的用品之一,壓力鍋一般是在50~150KPa(參照GB13623-92)鍋內氣壓下蒸煮食物,市場上有部分壓力鍋在使用中容易出現蓋與鍋處于半開合狀態而造成鍋與蓋扣不住,或者在煎煮時因不注意鍋內壓力過高而關小火力,從而出現安全事故。現有壓力鍋在開合方式的操作上比較復雜,有的采用鍋蓋與鍋體之間的錯位咬合,需要雙手配合才能完成開合操作,有的由于結構過于復雜,讓使用者難以理解其使用。現有技術中排氣閥及安全閥在國內壓力高于預定壓力值時便開始排氣,讓人無法掌控鍋內具體壓力情況,壓力有多大,是否達到危險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便于操作且安全性能好的單按式壓力鍋,。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單按式壓力鍋,其包括鍋身,安裝于鍋身側面的鍋耳,壓力蓋,置于壓力蓋邊沿與鍋身上邊沿之間的鍋口密封圈,設置在壓力蓋上的蓋面板、壓力調節閥和排氣閥,裝設于蓋面板上的安全閥,箍在壓力蓋兩側的壓力環,控制壓力蓋開合的開合機構,以及驅動開合機構的控制機構,壓力蓋中軸位置處設有凹槽,所述蓋面板上設有第一軸孔、中心軸、第二軸孔、閥孔,蓋面板上設有單按鈕,單按鈕下方設有定位軸和抵靠在中心軸頂端的按鈕軸,所述第一軸孔安裝有由下而上依次裝配的轉動軸心、轉動軸、轉動軸拔叉,所述第二軸孔內依次裝入按鈕彈簧、按鈕彈簧導柱;轉動軸拔叉內部自上而下貫通為貫通孔,其下部設有斜齒,轉動軸包括轉動軸承、斜面和凸槽,轉動軸承插入貫通孔內,第一軸孔設有用于卡住轉動軸拔叉且可供轉動軸拔叉滑動的筋條,轉動軸頂著筋條;筋條與第一軸孔形成交替設置的卡槽孔、卡槽級面、卡槽A和卡槽B,凸槽的高度大于卡槽級面的高度;當按下單按鈕時,斜齒碰觸在斜面上,相鄰的凸槽插入在相鄰的槽A內,轉動軸可沿筋條上升,或相鄰的凸槽插入相鄰的卡槽級面上,凸槽頂著卡槽B,轉動軸不可沿筋條上升;所述控制機構包括設置在凹槽上且設有缺口的支架、中部鉸接在支架上的搖擺片、側齒、壓片和墊片,搖擺片分為第一側翼、第二側翼和支撐軸,搖擺片以支撐軸置于支架的缺口處而上下撓動;定位軸插在轉動軸拔叉內,轉動軸心抵靠在第一側翼處,所述按鈕彈簧導柱抵靠在第二側翼處;支架上面由下而上依次設有墊片、中心齒輪、壓片,壓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中心軸依次穿過搖擺片、壓片、中心齒輪、墊片、支架所對齊的孔;所述開合機構包括左滑塊、右滑塊以及箍在壓力蓋對側的左壓力環、右壓力環,左壓力環固定在左滑塊的一端,右壓力環固定在右滑塊的一端,左滑塊與右滑塊的另一端分別設有與所述中心齒輪嚙合的鋸齒帶,所述壓力蓋設有滑塊定位柱,左滑塊和右滑塊分別設有套在滑塊定位柱上的滑槽;所述支撐軸穿設有具有鋸齒部的側齒,鋸齒部卡在右滑塊的鋸齒帶上;所述壓力蓋設有可視調節閥外套,所述壓力調節閥和排氣閥裝配在可視調節閥外套內,壓力調節閥設有隨著鍋內壓力增大而升起的可視閥帽,可視閥帽自下而上設有用于提示鍋內壓力大小的標識層,排氣閥設有當鍋內壓力超過安全范圍而升起的調節閥帽,調節閥帽具有水平設置的出氣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凌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凌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80669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