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修復人體帶軟骨的關節內骨折的內固定釘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98638.X | 申請日: | 2014-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06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汝壽;常敏;楊景帆;郭英;李雷;魏丹霞;范雪梅;劉興隆;耿春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汝壽;常敏;楊景帆 |
| 主分類號: | A61B17/86 | 分類號: | A61B17/86;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修復 人體 軟骨 關節 骨折 固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骨科專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修復重建人體帶有軟骨的關節內骨折的內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人體關節內骨折的特點是骨折塊波及關節軟骨,要求解剖復位以恢復關節面平整性,并進行有效固定;但是,由于關節內骨折后軟骨骨折塊通常較小(尤其是上肢關節及下肢小關節),而且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骨質松脆易碎,采用傳統螺紋釘進行固定時存在以下問題:a.需要用螺絲刀擰入,所以釘尾(釘帽)直徑較粗且太厚,當骨折塊較小時釘帽很難埋于關節軟骨下,從而影響關節面平整性;b.釘體為螺紋結構,且直徑較粗,在螺釘擰入過程中(尤其是對較小骨塊多釘固定時),容易產生新的骨折,從而增加固定難度甚至導致無法固定;c.關節內骨折為避免二次手術常采用可吸收螺釘,但直徑較細且帶連續螺紋的可吸收螺釘在擰入時及固定后非常容易折斷。
另有文獻報道采用直徑1.1-1.5?mm的可吸收棒重建骨塊較小的關節軟骨骨折[1],但可吸收棒表面光滑圓整,固定之后無防止骨折塊及可吸收棒旋轉的作用,更無防止退棒的功能,容易導致骨折塊旋轉移位或可吸收棒退出;而且其首尾直徑一致,棒尾對骨折塊無阻擋作用,骨折塊容易從可吸收棒尾脫落,導致固定失效。
參考文獻
[1]?馮宇,朱穎華,程光齊.?可吸收釘棒治療粉碎性橈骨頭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1,14(1):?28-3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內固定存在的問題,為人體帶有關節軟骨的關節內骨折提供一種新的內固定釘(棱形棘釘),其特征是:
1.與傳統圓形內固定釘不同,棱形棘釘的橫截面為凹面、3-6邊等邊多邊形,其釘體為多邊形棱柱結構,棱形邊為銳邊,利用“圓孔棱釘”原理(附圖1)實現內固定釘以及骨折端的抗旋轉作用。
2.棱形棘釘釘尾為圓形,固定時不采用螺絲刀擰入,故無需較大、較厚的釘帽,利于釘尾埋于關節軟骨內,不影響關節面平整性;棱形棘釘采用鉆孔后直接釘入方式置入,而且其棱邊較銳,在釘入時有一定的縱向切割作用,可避免螺旋擰入時導致較細直徑的釘子折斷的風險;釘體無連續螺紋結構,增加了釘體(尤其是較細的可吸收釘)的抗剪切力,所以釘體設計直徑最細達1.1mm,解決了較小軟骨骨折塊的固定難題,也方便對較大骨折塊進行多釘多角度固定。
3.釘體棱形銳邊上采用倒刺設計,其刺尖朝向釘尾方向,起防止釘體倒退的作用;釘尾及移行部位直徑增寬并有微刺設計,微刺刺尖指向釘尖方向,可以防止骨折塊從釘尾滑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針對人體帶有關節軟骨的骨折尤其是骨塊較小的關節軟骨折的特點,采用棱形棘釘直接釘入的方式進行固定,利用“圓孔棱釘”原理及倒刺結構實現骨折端的有效固定,解決了現有固定方式存在的一些問題,為臨床上帶軟骨的關節內骨折提供了一種新的固定工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圓孔棱釘”原理圖
圖2是棱形棘釘對角線側面圖
圖3是棱形棘釘側面圖
圖4是棱形棘釘橫截面疊加圖
圖5是棱形棘釘固定效果圖
附圖中,1.釘尾??2.釘體??3.釘尖??4.微刺??5.釘體倒刺??6.釘尾與釘體移行部??7.釘體棱形銳邊???8鉆孔直徑??9釘體直徑??10釘尾直徑??11關節軟骨??12關節間隙??13骨折線??14松質骨骨小梁。
具體實施方式
操作時先進行骨折塊的解剖復位,然后根據骨折塊的大小選用骨圓針(直徑1.0mm、1.5mm、2.0mm、2.5mm或3.0mm)在合適的位置鉆孔(鉆孔直徑8),分別對應選用1.1?mm、1.6mm、2.2mm、2.7mm、3.3mm的棱形棘釘直接釘入進行固定,釘尾1采用埋頭技術處理(在骨圓針鉆孔后,用與釘尾1結構相同但直徑稍粗的開口器擴大釘孔外口,使釘尾1在釘入后能夠埋入孔內,與軟骨面齊平),不影響關節面平整性。
其固定原理是:
1.利用“圓孔棱釘”原理實現內固定釘以及骨折端的抗旋轉作用,“圓孔棱釘”原理即在圓形的孔道內,置入多邊形棱柱體,利用棱柱體各條棱邊的阻擋力及摩擦力形成防止釘體旋轉的作用力,而且釘體直徑9稍粗于鉆孔直徑8,釘入后更增加了釘子以及骨折端的抗旋轉作用。(附圖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汝壽;常敏;楊景帆,未經周汝壽;常敏;楊景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86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