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支承模型配重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794967.7 | 申請日: | 2014-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93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福云;張中獻;陳遠東;林友勤;吳慶雄;黃宛昆;程浩德;張盧兼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7/02 | 分類號: | G01M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chuàng)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 模擬 振動 試驗 支承 模型 配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支承模型配重裝置,屬于結構實驗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震模擬振動臺實驗可以真實地再現(xiàn)地震動對結構作用的全過程,從而為研究者開展結構的抗震研究提供了較為精確的工具和試驗手段。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模型常為一定縮尺比例的結構,由于縮尺作用,試驗時一般都需要在模型上配置一定比例和重量的人工質(zhì)量。人工質(zhì)量一般采用質(zhì)量密度較大的鑄鐵或鉛塊澆注而成,也有的是大塊質(zhì)量的預制混凝土塊體。人工質(zhì)量的放置可通過螺栓錨固在模型的相應部位,有的則預埋在結構內(nèi)部,還有的是直接粘貼在模型表面。
然而,由于受到振動臺自身承載能力及抗傾覆力矩的限制,在實際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時,試驗模型并不能完全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滿配重施加人工質(zhì)量,同時人工質(zhì)量的放置較為困難,增加了試驗模型的設計和安裝難度。此外,由于配重塊一般都放置在模型表面,試驗時,配重塊易發(fā)生掉落,這對試驗模型、振動臺設備、數(shù)據(jù)采集以及人員安全等均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增加了試驗的風險。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支承模型配重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支承模型配重裝置,包括若干由螺紋鋼筋錨固的混凝土塊構成的配重組和設置在臺面上的試驗模型,所述配重組錨固于配重支撐框架上,所述配重組一側面設置有側向支撐板,所述側向支撐板與連接頭一端相連接,所述試驗模型通過傳力梁與連接頭另一端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框架包括若干組成對的立柱組,所述立柱組中的兩根立柱通過橫梁連接,相鄰的兩立柱組通過邊縱梁連接,相鄰的兩根橫梁上設置有中縱梁,所述中縱梁上設置有若干帶有滾軸的滾動支撐底座,所述滾動支撐底座上設置有用于放置配重組的質(zhì)量塊底板,所述立柱與柱腳支撐底板相鉸接,所述柱腳支撐底板通過植筋和膨脹螺栓與地面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立柱上端設置有防止配重組跌落的橫擋梁。
進一步的,所述螺紋鋼筋為精扎螺紋鋼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設計一種配重支承裝置把放置在試驗模型的配重改放在該裝置上,簡化了模型的設計和制作、降低了模型的試驗難度,并提高了試驗過程中的安全性;無需專門設計用于補償由于縮尺原因增加的人工質(zhì)量,只需采用標準的預制混凝土配重塊,從而使得試驗模型上部結構設計簡單、安裝方便;無需把重量和尺寸較大的配重塊固定在尺寸較小的試驗模型上,只需要把配重塊放置在該支承裝置上,并通過剛性傳力梁把模型與配重相連接,可方便的進行模型振動臺試驗,減小了模型試驗時的傾復力矩,提高了振動臺設備的試驗能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臺面;2-試驗模型;3-傳力梁;4-連接頭;5-側向支撐板;6-混凝土塊;7-螺紋鋼筋;8-橫擋梁;9-橫梁;10-立柱;11-柱腳支撐底板;12-地面;13-邊縱梁;14-質(zhì)量塊底板;15-中縱梁;16-滾動支撐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支承模型配重裝置,包括若干由螺紋鋼筋7錨固的混凝土塊6構成的配重組和設置在臺面1上的試驗模型2,所述配重組錨固于配重支撐框架上,所述配重組一側面設置有側向支撐板5,所述側向支撐板5與連接頭4一端相連接,所述試驗模型2通過傳力梁3與連接頭4另一端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框架包括若干組成對的立柱組,所述立柱組中的兩根立柱10通過橫梁9連接,相鄰的兩立柱組通過邊縱梁13連接,相鄰的兩根橫梁9上設置有中縱梁15,所述中縱梁15上設置有若干帶有滾軸的滾動支撐底座16,所述滾動支撐底座16上設置有用于放置配重組的質(zhì)量塊底板14,所述立住10與柱腳支撐底板11相鉸接,所述柱腳支撐底板11通過植筋和膨脹螺栓與地面12相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立柱10上端設置有防止配重組跌落的橫擋梁8。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螺紋鋼筋7為精扎螺紋鋼筋。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增加或減少混凝土塊6來實現(xiàn)模型配重質(zhì)量的施加。
具體實施方法:
(1)試驗前預先計算模型所需配重量;
(2)搭建配重支撐框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jīng)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49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