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及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93032.7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07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簡陽市禾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14 | 分類號: | B01D1/14;B01D1/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王美健;錢成岑 |
| 地址: | 6414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氨基酸 鰲合鐵 干燥器 生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氨基酸鰲合鐵的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氨基酸鰲合鐵再保健品、食品、飼料、農藥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由于正常情況下自然界沒有氧化亞鐵和碳酸亞鐵的存在,三氧化鐵由于三價鐵離子,無法和氨基酸螯合,而由鐵屑和強酸直接發生的取代反應時間太慢。因此,目前生產普通氨基酸螯合鐵的工藝為:把水解后的氨基酸溶液用碳酸鈉、氫氧化鈉、碳酸氫銨或氨水中和至中性,再加入硫酸亞鐵或氯化亞鐵進行螯合而得。但上述方法額外產生大量的氯化鈉、氯化銨、硫酸鈉或硫酸銨等鹽類,導致氨基酸螯合鐵的含量較低,額外的鹽存在也影響了應用,特別是在保健品和食品上的應用。
目前,生產高含量的氨基酸螯合鐵的一般工藝是酸水解角蛋白,堿中和,通過脫鹽工藝生產氨基酸,加入硫酸亞鐵和氯化亞鐵螯合得產品。由于增加了產品鹽和脫鹽工藝,特別是脫鹽工藝成本很高,大大增加了高含量氨基酸螯合鐵的成本。針對現有的制備工藝,設備較多,生產系統復雜,大大增加了氨基酸螯合鐵的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及生產系統,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氨基酸鰲合鐵的生產系統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通過特制的干燥器及配套的生產系統結合新的生產工藝,從而制得高含量的氨基酸螯合鐵,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內設有噴射管,所述噴射管的低端上連接有屏蔽障,所述噴射管與本體頂部的進料口相連;所述本體的內壁上設有螺旋線形氣道,所述螺旋線形氣道與本體頂部的進氣口相連;所述本體的底部設有出料口。
由于上述結構,料液經過進料口進入到噴射管之后,在本體頂部的屏蔽障以及噴射管側壁上的噴射孔向四周噴射,從而使得料液在干燥器內形成霧狀,能夠充分地與熱氣接觸而被干燥;其中干燥器內的熱氣是由加熱爐提供,熱氣在干燥器內沿螺旋線形氣道,并在干燥器內沿其內壁形成循環向下的風流,增加霧狀料液與熱氣接觸的時間,從而使干燥效果更佳;最終獲得的粉狀氨基酸鰲合鐵從出料口排出即可,使得生產制備極為簡單快捷,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可見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可,可解決現有技術中氨基酸鰲合鐵的生產系統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通過特制的干燥器及配套的生產系統結合新的生產工藝,從而制得高含量的氨基酸螯合鐵,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所述本體的內壁上設有兩條以上的螺旋線形氣道,任意相鄰的兩條螺旋線形氣道之間的螺距為100-120mm,所述螺旋線形氣道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5°-18°。
由于上述結構,兩條以上的螺旋線形氣道可使熱風在干燥器內形成有兩個風流相互混合,從而增加料液與熱風的接觸時間,使干燥效果更佳;為了使兩條風流充分混合而不相互干涉,需要控制條螺旋線形氣道的螺距為100-120mm以及螺旋線形氣道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5°-18°,使料液的干燥效果更佳。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的生產系統,包括若干個干燥器,其中每個干燥器上的進氣口單獨連接有加熱爐,其中所有干燥器的進料口通過輸液管并聯于輸送泵,所述輸送泵與物料的反應釜相連。
由于上述結構,原料等加入到反應釜中進行混合加熱;再經過輸送泵將料液輸送至干燥器中;與此同時,在干燥器中通入有熱氣,使得熱氣能充分與料液混合,從而將物料進行干燥,得到固態的氨基酸鰲合鐵;其中干燥器中的熱氣是由加熱爐提供,從而確保干燥所需的熱氣。多個干燥器相互并聯,從而大大地增加了其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的生產系統,其中所述輸送泵上并聯有兩個干燥器,其中兩個干燥器上分別連接有加熱爐。
由于上述結構,根據實際的生產力以及匹配的輸送泵的供能大小,只選擇兩條生產線分別采用兩個干燥器對料液進行干燥,從而增加其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制備氨基酸鰲合鐵的干燥器的生產系統,其中所述加熱爐向干燥器內供入的熱氣溫度為120-300°C,熱氣壓力為0.5MPa,熱氣在螺旋線形氣道內的流速為0.08m/s。
由于上述結構,為了確保霧狀的料液能夠在干燥器內充分的干燥,因此要控制供入熱氣的溫度為120-300°C,以確保氨基酸鰲合鐵的料液能充分受熱干燥;同時熱氣進入到干燥器內形成風流,需要具有一定的流速以及供入壓力值,才能保證熱氣具有充分的動力將料液在干燥器內進行干燥,繼而確保其干燥效果,最終獲得氨基酸鰲合鐵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簡陽市禾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簡陽市禾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303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