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靠背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92223.1 | 申請日: | 2014-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602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15 |
| 發明(設計)人: | 方海;約里奧·庫卡波羅;印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海;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7C7/40 | 分類號: | A47C7/40;A47C7/02;A47C7/16;A47C7/00;A47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靠背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靠背椅。
背景技術
在中國,椅子是人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靠背椅在其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中國古代的座椅系統中的靠背椅中的一統碑椅,注重裝飾和儀式,從而不得不犧牲座椅設計中人體工程學和功能方面的因素。而另外一種常見的傳統樣式的靠背椅為燈掛椅,其椅面一般為方形,靠背上設拱形搭腦,坐面下設踏腳棖。靠背椅的造型特點就是靠背無扶手,靠背搭腦的兩頭延伸一段。
燈掛椅更重注人體工程學,但其結構仍嫌復雜簡潔,一方面導致制造中的工作量大且繁,另一方面與現代的主流的設計風格格格不入,難以流行于普通用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新型靠背椅,包括坐面框、坐面、兩條前足、兩條后足、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面安裝在所述坐面框內;所述坐面框的豎直厚度為所述坐面3倍以上,其下部設置有牙角;兩條所述后足與地面形成側腳結構。
優選地,所述側角結構為:所述后足向前傾斜,與地面的夾角85度。
優選地,所述坐面由并列的槽狀板條構組成。
優選地,所述坐面與靠背均采用合成竹板。
優選地,所述靠背的外緣由所述兩條后足向上延伸一體成形。
優選地,所述靠背的上部具有舉折部分。
優選地,所述舉折部分的舉折角度為108度。
優選地,所述靠背的舉折部分長度為靠背高度的20%至50%。
優選地,所述靠背的舉折部分由數條槽狀板條構成。
優選地,所述數條槽狀板條中至少有一塊板條的寬度大于舉折部分長度四分之一。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新型靠背椅,包括坐面框、坐面、兩條前足、兩條后足、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坐面安裝在所述坐面框內;所述坐面框的豎直厚度為所述坐面3倍以上,其下部設置有牙角;兩條所述后足與地面形成側腳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傳統燈掛椅的簡化性改進,以加厚、增設牙條的方式加強坐面框強度以取代普通座椅的橫棖結構,并形成最為簡約的構架,為座椅的下部空間創造出更大的通透性,同時也方便清潔工作。進一步地,對靠背部分引入人體工程學設計,將人體背部支撐的重量進行分解。由此,靠背椅的整體更加輕靈易用,更符合生態設計的原則,且易于量產制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新型靠背椅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實施例的牙條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實施例的側腳角度、舉折角度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新型靠背椅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新型靠背椅的一個實施例包括:坐面框1、坐面2、兩條前足3、兩條后足4、靠背5,其中,坐面2安裝在坐面框1內;坐面框1的豎直厚度為坐面2的3倍以上,其下部設置有牙角6;兩條后足4與地面形成側腳結構。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以加厚、增設牙條的方式加強坐面框強度以取代普通座椅的橫棖結構,形成最為簡約的構架。坐面框的形象兼具牙板牙條的功能,在保持傳統中國靠背椅的傳統的設計風格的同時,保證了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及穩定性。還能給使用者以最大限度的腿足活動空間。符合現代空間特點和現代生活方式的節奏,易使用易清潔。
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中,后足的側角結構為,后足向前傾斜,與地面的夾角85度。這個側角角度為經過試驗得出的最佳選擇,具有明顯的視覺效果,而在結構強度上造成的負面影響極小。
圖2提供了坐面2的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坐面2由并列的槽狀板條組成,這些槽狀板條之間留有縫隙作為透氣孔,使得用戶坐在上面不會覺得悶熱。構成坐面的小板條可以采用若干塊尺度相同的合成竹板,合成竹板本身具有穩定性強、簡潔美觀、不易變形的特點,作為坐面2使得用戶使用更加舒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海;廣東工業大學,未經方海;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22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