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道車轉線改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791615.6 | 申請日: | 2014-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5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石仁章;梁金鳳;石宏嬌;石俊陽;梁偉;王小明;梁智芳;梁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耒陽市焱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7/12 | 分類號: | E01B7/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袁穎華 |
| 地址: | 4218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車轉線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車間或礦井等的軌道車轉線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各行業,如冶煉車間、礦場井下等常需要依靠軌道車進行運輸作業,由于工作時軌道車數量較多,軌道車錯車時就涉及到軌道車轉線。現有的軌道車轉線依靠道岔,最常見是一種手動單開通岔,能實現軌道車在直行軌道與岔道上互相轉線,但手動扳動道岔結構復雜,實有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軌道車轉線方便、實用性強且低成本的軌道車轉線改良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軌道車轉線改良結構,其包括直軌、直尖軌、轉彎尖軌及轉彎軌,其特點是,還包括楔鐵,該直軌、直尖軌、轉彎尖軌及轉彎軌皆固定于地面不可移動,該直軌與轉彎尖軌的尖軌端之間具有第一縫隙,該直尖軌的尖軌端與轉彎軌間具有第二縫隙,該楔鐵可卡制在該第一縫隙或第二縫隙中,并通過該楔鐵的底端將直軌與轉彎尖軌的尖軌端進行連接或是將轉彎軌與直尖軌的尖軌端進行連接。
所述楔鐵為鋼制三角形斷面斜墊鐵。
該第一縫隙及第二縫隙底部預埋有墊鐵。
所述直軌及軌彎軌內側于直尖軌與轉彎尖軌交匯處分別固定有限制鐵,該限制鐵與該直軌及軌彎軌之間分別具有第三縫隙和第五縫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于軌道車轉線時,無需人工手動扳動道岔,只需將楔鐵卡制在直軌與轉彎尖軌的尖軌端間的縫隙處而可輕易實現軌道車的自動轉線;同時,本結構于直軌與轉彎尖軌的尖軌端間的縫隙處預埋了墊鐵,以增大受力面積,減小楔鐵與地面的摩擦,并延長了軌道和楔鐵的使用壽命。本結構操作簡單、造價低廉、對工人的專業要求不高,且維修費用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楔鐵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軌道車轉線改良結構,其包括直軌1、直尖軌2、轉彎尖軌3、轉彎軌4及楔鐵5。該直軌1、直尖軌2、轉彎尖軌3及轉彎軌4皆固定于地面不可移動,該直軌1與轉彎尖軌3的尖軌端31之間具有第一縫隙6,該直尖軌2的尖軌端21與轉彎軌4間具有第二縫隙61,該楔鐵5為鋼制三角形斷面斜墊鐵(見圖2),其可卡制在該第一縫隙6或第二縫隙61中,并通過該楔鐵5的底端將直軌1與轉彎尖軌3的尖軌端31進行連接或是將轉彎軌4與直尖軌2的尖軌端21進行連接;該直軌1及軌彎軌4內側于直尖軌2與轉彎尖軌3交匯處分別固定有限制鐵8,該限制鐵8與該直軌1及軌彎軌4之間分別具有第三縫隙62和第五縫隙64。
較佳的,該第一縫隙6及第二縫隙61底部預埋有墊鐵7。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直行和左轉彎轉線進行具體說明,因此,本實施例中提及的轉彎軌及轉彎尖軌實際上為左轉彎軌及左轉彎尖軌。右轉彎的結構及轉線運行可參考左轉彎,軌道車9以圖1中所示箭頭方向前行。
直行時,將楔鐵5置于在轉彎軌4與直尖軌2的尖軌端21間的第二縫隙61處,軌道車9行至第二縫隙61處時,左車輪92的內擋圈921擠壓置于第二縫隙61處的楔鐵5,楔鐵5卡制于該第二縫隙61中,迫使左車輪92直行,同時,軌道車右車輪91的內擋圈911會落于該第一縫隙6中,并限制于該第一縫隙6中行走。行至直尖軌2與轉彎尖軌3的交匯處時,軌道車9的右車輪91的內擋圈911落于該直軌1與限制鐵8間的第三縫隙62中,左車輪92的內擋圈921落于該直尖軌2與該轉彎尖軌3間的第四縫隙63中,迫使軌道車9的左右車輪91、92于直行軌道(直軌1和直尖軌2)上行走。
左轉彎時,將楔鐵5置于直軌1與轉彎尖軌3的尖軌端31間的第一縫隙6處,軌道車9行至第一縫隙6處時,其右車輪91的內擋圈911擠壓置于第一縫隙6處的楔鐵5,楔鐵5卡制于該第一縫隙6中,迫使該內擋圈911左轉至轉彎尖軌3上,同時,該左車輪92的內擋圈921落于該轉彎軌4與直尖軌2的尖軌端21間的第二縫隙61中,軌道車9左轉彎行走,而實現軌道轉線。行至直尖軌2與轉彎尖軌3的交匯處時,軌道車9的左車輪92的內擋圈921落于該轉彎軌4與限制鐵8間的第五縫隙64中,右車輪91的內擋圈911落于該直尖軌2與該轉彎尖軌3間的第六縫隙65中,迫使軌道車9的左右車輪91、92于左轉彎軌道(轉彎軌4和轉彎尖軌3)上行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耒陽市焱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未經耒陽市焱鑫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7916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中低速磁浮系統F型鋼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夾布器





